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按《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常州市国家级实验区推进落实相关工作,紧紧围绕天宁区教育局中心工作,坚持以培训促应用,以应用促需求,以需求促发展的原则,以信息技术设备资源应用为中心,以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为重点,以提高信息技术设备资源应用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根据我校教师目前掌握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校老师制作课件的水平和应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教学资源开发目标
本年度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力度,调动广大教师制作微视频的积极性,各学科自制教学微视频(课件)的数量不少于5个,用以完善博爱微学园资源库的建设。
3、平台建设管理目标
(1)学校网站和博爱微学园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平台建设要职责分明,责任到部门、到人,共同完善平台的建设。
(2)抓好国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同时,丰富博爱微学园资源上传,晒课等工作。
(3)严格要求全校教师利用好省市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设施
1、博爱校区多媒体设备老化严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件更新和设备更换。
2、怡康校区根据改建工程进度,更高位的规划与建设智慧校园,及早对接各中标单位,合理安排进场施工。
(二)加强网络多媒体设施管理
1、配合总务处及时做好设施设备的登记、注销工作。
2、要做好教室多媒体设施、网络设施、专用教室的使用、维护、卫生、安全(防盗、防火、用电、网络运行),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经过不断的保养和维护保证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达100% 。
3、加强对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做好维护,及时更新系统、杀毒软件,切实保证网络、软件运行的安全。
(三)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
1、认真抓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工作。
2、丰富各类平台的内容,让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更具推广性。
3、积极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5、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类竞赛活动的培训工作。
(四)项目式提升信息化应用研究水平
积极参加,广泛应用,一方面把“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已有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发展优势引向纵深研究中,有新的突破,依托新教学项目研究形成新的特色。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分析和寻找各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以结果为导向,精准组织主题活动,拉平学科差距。
(五)做好“双减”背景下教学服务工作
在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还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如网络多媒体设备的调试与维护、教师的课件制作、校园网络的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学校各项活动的摄像网络直播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最优的保障。
附: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二月:
1. 信息技术期初教研活动
2. 课后服务小程序使用培训
3. 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培训活动
三月:
1. 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2. 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项目研讨活动
3. 信息学科常规检查
四月:
1. 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2. 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常州)建设交流研讨之区域展示活动
3. 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4. 区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
五月:
1. 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2. 区学科新教学研讨暨互+教学范式发展应用研讨活动
3. 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场调研活动
4. 信息化教学技能全体教师培训会
六月:
1.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2.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