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梨膏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小热昏”两项“非遗”传承人叶莉莉老师走进常州市博爱小学,给常州晚报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非遗体验课。
梨膏糖是常州一项传统食品,因止咳功效卓著,而在苏浙沪一带久负盛名。常州小热昏是伴随着常州梨膏糖的生成历史而应时而生的一种叫卖方式,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叶奶奶绘声绘色地给小记者们讲述了梨膏糖的故事,原来梨膏糖最早始于唐朝,最早是宰相魏征为了替母亲缓解咳疾所制作的,后来皇宫权贵竞相仿制,成为当时显赫一时的宫廷秘方,再后来慢慢流入到常州民间。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小小的梨膏糖还蕴含着浓浓的孝心呢!
接着,叶奶奶还为小记者们展示了梨膏糖的制作过程,原来梨膏糖需要用鲜榨的梨汁、桔梗、杏仁、胖大海、茯苓、甘草等多味中药,加糖按比例熬成汁,制成糖块。小记者们还亲自上台完 成协助榨梨汁、搅拌糖汁。
等待梨膏糖熬制的时候,叶奶奶还教小记者们打起莲花板,唱起小热昏,给老师、家长送上美好的祝福。
最后,小记者们还亲手将制作好的梨膏糖进行包装、装盒。拿着亲手包好的梨膏糖,小记者们收获满满,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言吧!
(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