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小学美术教师教科研能力,2021年12月2日上午,由天宁、新北区域联合的教研活动在博爱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由于疫情,本次的教研活动为线上直播。新北区陈洁老师与天宁区姜汶青老师共同进行课堂展示。教研活动邀请了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和新北区周文雅校长做高位引领。
天宁区博爱小学姜汶青老师执教的《剪纸—中国牛》,始终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以牛为切入点,通过学习剪牛的外形、五官、纹样,将挑战闯关游戏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掌握剪纸的技巧,深刻感受到剪纸之美,体会剪纸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有效的课堂操作,降低了学生自主作业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兴趣,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新北区小河小学陈洁老师执教的《有生命的石头》一课,课堂生动有韵味,优化课堂教学是催生创造之芽生长的“沃土”。为了让教学具有情趣性和有效性,本课设置情境激趣,设计两组对比发现、两组连线,让学生填写学习单的环节,让学生学会探究,营造了自主化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自主学习。在作业环节,用马克笔来上色,缩短了作业时间,提升了作业质量。
天宁区博爱小学沈昱、程珺倩两位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给学生营造了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美术氛围。教学层层推进,内容“实在”,大量图像对比,图片“高效”。姜老师利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传承与创新的观点,既引导了学生弘扬和创新剪纸文化的精神,更是激发了学生在传统剪纸上立意创新的欲望。从陈老师的课堂可以看出,老师对本课背景及相关知识非常熟悉。从石头的价值、风格、寓意、到雕刻工艺,讲解内容丰富到位,过渡自然。
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指出两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将知识还原到情境中设计活动,通过智慧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重难点,在作业的呈现上学生的表现也令人十分惊喜。蒋老师针对两节课表达了四点感悟:1传统和现代,在碰撞中孕育新生。2.技法与文化,在矛盾中找到平衡。3.参与和思考,在活动中感悟方法。4.知识与情境,在融合中增强感受。同时,蒋老师也提出了两点建议,帮助大家开展教研活动指明了要努力的方向:1.进一步分析和了解学情。2进一步研读课标,领会内核和精神。
市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对两位上课老师的教态和专业素养给出了高度肯定,他表示两节课专业性都很强,对于传统文化做到了传承与创新,如姜汶青老师《剪纸》一课使学生认识了剪纸艺术语言,做到了剪纸技法的创新。而陈洁老师《有生命的石头》一课教学设计从石头的价值、风格、寓意、到雕刻工艺,讲解内容丰富到位,过渡自然。对于学生的作业,车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可以参考传统纹样进行创新,而不是随意涂鸦。
此次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打破了地域局限,提升教研的境界与格局,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和锻炼、分享与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区域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达到了互学互研共同发展的目的。(审核:姜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