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研课修行,探索育人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阳

()

11月2日上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柏良主任带领各学科教研员莅临常州市博爱小学,开展课堂教学常规调研。本次调研特别关注常态课的育人目标达成,着重探索日常优质课堂的进阶之路。

 

深度教学,培育思考力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柏良主任会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在柴曙瑛校长的陪同下走进青年教师钱聪老师的课堂,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

钱聪老师执教的是《手机使用问卷调查》钱老师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现象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通过范例分析学习问卷设计方法,在师生高效互动下最终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手机使用调查问卷。

史柏良主任指出,在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热情的同时,教师对问题要有深度思考,有深度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问卷设计能力。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薛红副主任在高洁副校长、教导处杭燕楠副主任的陪同下走进许吇老师和顾春烂老师的课堂,关注信息化条件下英语教学的深度推进。

顾老师执教六年级Unit6 Then and Now第二课时顾老师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中梳理Mike家庭的变化,表达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以计算机辅助手段让学生充分感悟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许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Unit6At the Snack Bar复习课许老师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让学生投票、表演、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实现语言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课后,薛红老师对教学的逻辑性展开、板书建构、信息技术的介入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天宁区音乐教研员金燕楠老师在学发部副主任钮小媛老师姜蕾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了单玥老师和朱淑佳老师的课

单玥执教了五年级《牧场上的家》。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美国牧人中间的牧歌,通过学唱让学生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朱淑佳所教授的三年级上册的《微笑波尔卡》,全曲情绪欢快活泼,一气呵成,给人以愉悦感。

课后,金燕楠老师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力;同时也指出,问题应有递度,通过律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乐曲荡漾,还可以利用提高歌曲伴奏的训练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在梯次渐进中获得学科素养。

 

拓宽视野,培育研究力

天宁区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于纯老师在教导处副主任施瑞云、许婷婷的陪同下走进青年教师魏倩云老师和徐嘉莹的课堂。

魏倩云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搭船的鸟》魏老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奥秘:仔细听、认真看、用心听。魏老师积极鼓励孩子调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的事物。王勤老师从宽视野、顾全局的角度提出了课堂重构的建议,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指点迷津。

嘉莹老师带领孩子走进贝多芬的艺术人生贝多芬兄妹俩虽然贫穷却音乐有着一份常人无法企及的执着。徐老师着重诠释了“音乐为大众服务”的情怀。

于纯老师指出,徐老师教学语言通达优美理答流畅,同时也提醒教学设计要体现大单元意识、教学推进要具备大单元视野

 

天宁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唐剑老师在教导处副主任许婷婷的陪同下走进刘冰倩老师的课堂

刘冰倩执教的是六年级的《特殊关爱助我成长刘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未成年人成长关怀。在特殊关怀,未成年人得以茁壮成长。课后,老师指出,教师要吃透教材之间的关联。在资源选择上有取舍在活动设计上让学生经历:说故事、谈感受、议决定的过程,用激情来导行在问题提出上,遵循开放生成原则,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宽师生互动途径。

 

突出主体,培育实践力

天宁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王伟老师走进张国伟老师的课堂。

张国伟老师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思考、交流、合作、演示等活动,都让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实践形成能力。课后,王伟老师肯定了充分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获得了有效提升

 

天宁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在教导处副主任姜汶青的陪同下走进俞静老师的课堂。

俞静执教了《黑白灰》。虽然教学推进略显青涩但蒋老师依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年轻的俞老师认识到,专业成长之路并不平坦,只有认识不足、刻苦钻研,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能力

 

天宁区教研员唐剑老师在魏健副校长的陪同下走进蒋盛婕老师的课堂。

蒋盛婕执教的是五年级《摩擦力》。蒋老师带领学生在活动感受摩擦力,在交流中揭示摩擦力,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讨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唐老师在反馈中提出,感受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可以再充分些,自然形成科学概念;实验中,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对象,自主改进实验方案,充分现学生的主体进而培养科学素养。

 

天宁区体育教研员王国斌老师在后勤保障部副主任张昊男的陪同下观摩了高卿老师和杨学海老师的课堂。

高卿老师执教六年级《小篮球——行进间运球》。高老师以儿歌形式突破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杨学海执教三年级《小足球——脚内侧踢球》。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配合使用“笑脸标签”,让学生快速找到脚内侧触球位置,巧妙达成教学目标。
    王国斌老师在评课中指出,体育课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团队意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场地宽度,最大限度实现学生运动空间有效利用

 

钻研课堂、研习技能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升育人境界、实现与学生同生共长的重要途径。在课堂研修的道路上,博爱教师互相扶持、共同前行。(审核:陈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