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希望和未来,为加强区域青年教师的培育,提升区域数学课堂教学品质。2021年6月4日下午,“天宁区小学数学新教师课堂展示暨吴华媛工作室成果展示活动”在常州市博爱小学开展。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和全区数学教师一起参与了此次活动,共享思维碰撞之乐。
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博爱小学周蕾老师带来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课拉开序幕。周老师通过抓花片的情境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一一对应”思想的重要性;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认知疑虑,启发学生对相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最后充分运用几何直观,引导学生理解算式意义,建立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模型。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周丽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以相差关系为切入口,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明晰几个几的关系,进而与“倍”相勾连,层层递进,通过圈、算、填,掌握找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方法,通过“已知1倍数,画几倍数”、“已知几倍数,画1倍数”、“已知总数,摆份数和每份数”这样的操作活动,在“变”与“不变”中感受倍的本质。
雕庄小学的吴华媛老师执教的《倍的再认识》,是一节拓展课,将有关倍的知识进行整合和重建。课堂上,学生通过研究“○的个数是△的3倍”这句话,逐步感受到“倍数关系”是在千变万化的例子中始终保持不变的。之后的一系列研究,吴老师紧紧抓住数学关系的“变中不变”,凸显出了倍对数学带来的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历史长河中的神奇。正如她在课后和与会老师分享的一样:数学学习就是从知识量的累加到思维方式的迭代,在教学时需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使数学学习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展示课结束之后,邓炜老师对三位教师的精彩展示以及学校团队对教材内容本质的深入思考、大胆尝试做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邓老师指出:数学的大单元教学,不是单纯的单元整合,要关注的是知识的一致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的思维从静态到动态、从孤立到联系。要学会利用几何直观,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让数学概念扎根,让学生成为主人。
活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研究和思考的过程是长远的。老师们会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站位高、认识深、立意远、学得灵的数学课堂。
(审核: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