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 笃行教学实践  初探专业表达
发布时间:2021-02-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蔚

    


    假期“充电”正当时,2月2日上午,博爱小学、解放路小学和二实小的部分青年教师在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戴晓娥副院长、《教育视界》赵超编辑以及天宁区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邱俊老师4位专家的高位引领下,享受了一场线上“知识盛宴”,共同探讨了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如何从“教学实践走向专业表达”。

博爱许婷婷老师主持了此次研讨会议,讲述了撰写论文从选题到搭建论文框架的思路,供青年教师借鉴。

博爱施瑞云老师谈了自己与论文的那些事儿。她认为从教学实践走向专业表达需要经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

二实小陆芳老师以本次攥写论文过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为参与研修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场贴地式的论文写作指导。

解小李旻轩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谈了自己真实的经历希望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活动的育人价值,从而更好地完成论文。

博爱的蒋薇老师、二实小的李成祥老师和解小的郑丽丽老师三位青年教师听了四位老师的分享后,感触颇多,纷纷发言,道出了自己对如何写好论文的观点。天宁区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和邱俊老师分别讲述了自己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受。

邱老师认为,这种任务驱动的研讨方式能让每一个参与的老师从自我效能的实现出发来思考自己的专业生活。老师们应进一步思考大单元主题是如何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王老师则指出,一线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中的感悟、思考、经验、教训及时记录下来,让碎片化的教学实践上升为系统化经验。

作为一名资深审稿编辑,赵超编辑对这次线上研讨活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同时,他也以专业的眼光向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论文格式、论文框架、写作视角等方面细致地讲述了如何写出一篇好论文。

活动最后,戴院长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研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改变。通过线上培训的可视化方式将4位老师从教学实践到专业表达的过程全部呈现给每一个参会教师,这是一种有效的成长,具有多元价值。戴院长还谈到了老师们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4位老师的论文逐一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修改建议。满满的“干货”使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新颖的线上研讨让老师们深有感触。从理论学习到教学实践再到论文撰写修改,新教学专业表达的路上,我们将不断探寻,让思考成为路径,让写作助思考。(审核:张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