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家校携手 共育身心健康人
——记区马月班主任发展工作室活动
发布时间:2021-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蔚

Cache_-2743d506cf7c400c..jpg

   骤降的温度,未融的冰雪并不能阻挡老师们相聚的激情,在2020的最后一天,天宁区马月班主任发展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博爱小学录播室,围绕“家校携手 共育身心健康人”这一主题进行课堂展示、专题研讨活动。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副处长李健芳、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祁馨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习探索多  有维度

   首先,领衔人马月老师总结了本学期工作室围绕“班主任如何开展家校共育身心健康人”这一命题,从学习《人民教育》《自卑与超越》《心理班会是这样设计的》等期刊书籍,形成班级德育活动顶层设计的理念,到落细落实在班级开展渗透身心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索所展开的学习和成果,希望大家在2021年保持学习力、研究力、实践力和创造力。

课堂实践多   有角度

接下来是班会课堂展示环节,这三节课立足各自年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家校共育为路径,从多角度来探索育身心健康人的方法。第一节课是由北环路小学的金静老师带来的《我真的很不错》,巧妙设计“我有一棵苹果树”的游戏,用“星光卡”与“落叶卡”串联起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有层次的活动中学会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白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解放路小学的张钰老师在《小运动 大智慧》的课堂从关注学校课间十分钟的生活切入,善用家长心理导师的资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成长需求、反思日常生活,特别是借助运动来改善心情、调整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博爱小学的孔曦老师用《爱在彼此》一课,力求解决亲子沟通中的典型难题,在一封封写给父母的信里,在一段段父母送给孩子的视频中,让父母和孩子彼此相互理解,唤起孩子们感恩父母的内心情感,也让父母多关注孩子真实的心理状态。

点评碰撞多   有深度

   三堂课后,在场的老师们纷纷就三堂课结合自己的思考展开了热烈讨论和高质点评。红梅实验小学的陈蕾老师提到,这三堂课让我们感受到班队课活动的终级目标不停留在课堂内容的获得,而是借主题活动这个平台,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空间,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朝阳二小杨丹老师认为,三堂课选材贴近学生,老师们能够关注细节,把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大、做大,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博爱小学张雨老师说,《爱在彼此》系列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祁馨老师对三节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既要加强解读学生的能力,制定多元目标,更要缩小切入点,让家长资源的利用落实得更加切实有效。

研讨妙招多   有高度

随后,在沙龙研讨中,紧扣“在班级家校共育活动中渗透身心健康教育的点滴探索”之一话题展开。龙锦小学的陆海亚老师带来了专题《家校共育活动,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抹阳光》,陆老师阐述了班级活动的意义、组织活动的原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分享了组织班级家校共育活动的有效做法。讲座后,老师们也对此话题展开了进一步研讨。来自焦溪小学的朱晓英老师分享了个人在班级家委会建设中的创新做法,充分激发了家长的力量。博爱小学的王瑞瑞老师则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避免让家庭教育是成为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要让其成为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金静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班级故事,讲述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型家长,帮助家长静下心来思考教育问题、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新观念。

活动的最后,陶建平副局长提出,老师们的研究能够聚焦主题,思考问题、以小促大,因为务实,所以价值显得更大,同时,他还为老师们传授了提炼并形成研究成果的方法。李健芳副处长在高度肯定了班主任的努力探索之外,她还从心理学角度,结合自我成长的经历以及社会中的典型案例解读了自己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解,给班主任们带来了既有专业高度,又接实践地气的引领。

这历时近5个多小时的活动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颇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责任在学校、责任在家庭、责任在社会,更在每一位教育人的心头与肩头。仰望星空,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脚踩大地,我们才能走得更实,愿每一位班主任都是智慧的,幸福的!

 

(审核:张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