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博爱小学:基于儿童立场,建立本色课堂,演绎博爱语文
——记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蔚

督导.jpg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严冬季节,不仅有梅花的芬芳,还有语文课堂的精彩。20201217日,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教研活动在博爱校区举行,常州市教科院朱洁茹老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勤老师莅临指导督学吴秋岳书记也亲临现场,感受博爱精彩课堂。博爱教育集团的语文教师们齐聚博爱五楼演播厅和录播厅,参加了本次培训。

精彩课堂,各显其美

五楼报告厅里,分别由龙锦的谈明翔老师、博爱的徐茵宁老师北环小学的金静老师执教。第一场的课堂展示中,龙锦小学的谈明翔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利用多媒体音诗画的可视化教学让学生去感受艺术美,通过抓住诗中的色彩、关联词以及与美文作对比等教学设计去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谈老师扎实的文学素养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在铮铮的古琴声中,博爱小学的徐茵宁老师执教的小古文《伯牙鼓琴》吸引着在场的听课老师。徐老师大气从容,自身文学底蕴深厚,教学设计板块清晰,课堂上带着学生层层推进,以一课觅得在场众多知音。

北环小学的金静老师执教的《灰雀》教学语言精练明快,带着学生抽丝剥茧,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楼的录播室里,第一节课由焦溪小学的黄丽丹执教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一文。黄老师将全文化难为简,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她围绕单元要素,关注文章内容的概括、孩子语言行为的提升、让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读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立体。

第二节课,博爱小学的郑守亮执教四年级上册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行课中,郑老师进行读、说、讲三环节,将内容层层推进。最终达到讲故事的目标,并充分运用课内习得语文,补充拓展了文章。让孩子们活学活用,拓宽学生思维边界

第三节课中,来自清凉小学的江雨榕继续带大家走进历史名人故事——《西门豹治邺》。江老师非常巧妙地以问促读,鼓励孩子就课题进行质疑,引导了孩子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统领性的问题。整节课的重点放在提取文中关键信息,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上。帮助学生内化课文语言,学会概括表达。

第四节课由博爱小学的黄倩倩执教四年级上册的《故事二则》。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黄老师抓住了略读课的教学要点。“教略学丰”,老师自身教学内容精练简洁些,重点对孩子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孩子学方法,用方法、得方法,并按照文中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帮孩子们一起归纳找到了关键词语,紧扣单元要素,将概括文章内容学习方法落实得特别到位。

专家引领,点拨提升

老师们课堂展示结束后,朱老师王老师结合现场的这几节课分别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朱洁茹老师就三节课的执教老师对于教材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高度肯定。谈明翔老师教学语言精美简洁,契合内容,并能大量穿插诗作,利用音诗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徐茵宁老师有板有眼,教会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小古文含义,预设体现专业化,能帮助学生习得语言;金静老师的对话教学层次清晰,精准把握阅读教学的难点。

在录播室,王勤老师肯定了这四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他们都是在用心解读教材,舍得花时间通读课文,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王勤老师更为中高年段语文教学指点迷津:希望课堂呈现再开放一些,孩子的互动再多一些,让生生互动,生生点评形成更多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思维碰撞,让更多的孩子卷入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课堂中。

相信本次教研活动定能在老师们中留下冬日暖阳般的温暖在场的老师们在这种浓郁的研修氛围中,明确了教研的方向,他们会继续多听、多思考,把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所学所感融会贯通,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和反思。博爱教育集团联盟校的所有语文老师也将继续发挥刻苦钻研精神,并基于儿童立场,积极探寻语文学科素养和提升语文思维的有效策略,最终建立本色课堂,演绎生动博爱

 

(审核:张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