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暖初冬时,课题研究正当时。2020年12月1日下午,常州市博爱小学开展省教研省规划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活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应邀莅临指导,我校教科室成员、省级课题的全体成员、市、区、校级课题组成员和教科研骨干教师参加活动。
观——主题分享有热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街区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年级课程活动的开展,我们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让学习活动自然地在街区生发,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多元提升。五、六年级师生分批进行年级课程街区走班授课,把《博爱讲坛》、《数学超市》、《出彩博爱娃》等活动和街区年级课程有机整合。
省规划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成员张婷老师通过创设博爱“声音墙”的真实场景,迅速将学生引入课堂。整节课,张老师通过听、说、读、写四个任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单元句型多维度地介绍朋友,并渗透选择朋友的理由。在此过程中,单元的主题意义逐步叠加、深化、突破,实现了语言知识与情感目标的同步提升。
展——阶段研究有深度
省教研课题《华文教育基地的“博爱”方案》课题组通过“基地+课程+活动”的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结、家国情怀的世界公民。前期学校通过打造陶艺时光长廊、天真水墨工作坊等场馆,为华文教育基地打造硬件设施;依托博爱优质课程资源、校本培训资源,通过博爱云讲坛、空中语言桥、博爱华文园,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常态化、系列化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华文教育;开展寻味常州、匠心匠人等活动接待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团队。
省规划课题《学习街区延展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梳理现状、加强理论学习精准定位研究目标;其次整体规划校内场馆、扩大公共使用面积,为延展学科教学提供适切的场域;接着逐步开放街区内的年级走班课程,盘活学习街区资源,把街区所有的活动勾联在一起,不断调整优化、提炼学习街区延展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推动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省规划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展文献研究,加深理论认知,通过搭建多维平台,助力课题推进,基于学情分析,构建课程纲要,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提炼方法策略,加强绩效考核,促进动态管理,课题有序推进,初显研究成果。
探——专家引领有高度
于纯老师对三个省级课题阶段研究进行小结,她指出博小作为常州市教科研示范基地,省级课题有前瞻性,研究基础很扎实,同时对三个课题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对后期研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各课题刀刃向内剖析,从研究内容出发,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继续深入推进研究工作。
思——骨干学习拓广度
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课题主持人和组员均表示受益匪浅,专家精准的指导有助于课题组对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找准研究的切入点,确定研究范围,系统设计研究方案,增强研究的学术性,继续深化研究,以多种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殷翁荷:
今天我观摩了我校省级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聆听了于纯老师的点评与指导,结合自身课题研究的实践,我有了一些感想和收获:一是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如团队的力量、区级等公开课的展开,将会大大提高研究效率,形成辐射作用。二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学会刀刃向内的剖析,深入挖掘研究内容,才能不断突破研究的瓶颈期。
程珺倩:
今天,我参加了博爱省教研省规划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活动,聆听了王丽娟、姜涛虹、杭燕楠三位老师的阶段研究总结。三位老师的汇报思路清晰、亮点突出、角度新颖,让我受益匪浅。王丽娟老师围绕博爱街区建设分别从“精准定位、实践探索、提炼成果、纵深推进”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介绍;姜涛虹老师展现了课题时间轴,直观清晰,分别从“基地打造、课程开发、活动实施、下阶段重点工作”几个方面呈现了华文教育基地的“博爱”方案;杭燕楠老师从“已有研究、已有成果、未来可期”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课程进展情况,展示了创新的课题组管理形式,显著的研究成果。我感到不虚此行,为我今后课题研究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赵宸琛: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省教研省规划课题的调研活动,聆听我校王丽娟、姜涛虹和杭燕楠三位大咖级别的老师的课题进展汇报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尽管身兼数职,工作忙碌,但依然坚持科研,在学习与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争做科研型、学者型教师。今天的学习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
我们在思考规划中研究,在实践总结中反思。本次活动是一个阶段研究的总结,更是今后研究的起点。我们将以此次教科研活动为契机,不断反思,砥砺前行,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审核: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