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风阵阵,夹带着初冬的凉雨,而博爱小学的教室里,正充盈着婉转的鸟鸣,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原来,今天蒋微、徐嘉莹两位青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节和鸟有关的语文课联兵科,分别是《父亲、树林和鸟》和《鸟的天堂》。
聚焦课堂展风采
蒋老师将文章梳理为“看鸟动静”、“闻鸟味道”、“知鸟快活”、“查鸟危险”几个鲜明的版块,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我”和父亲的对比教学,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要爱鸟护鸟,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教学主题。在执教过程中,蒋老师也注重指导学生的朗读基本功,让他们以读促情、以读促思。她轻灵动听的声音和自然大方的教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老师带来的《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语言精练、重点鲜明,不但用多种方式完成基础字词的教学,而且立足于单元语文要素——静态描写,设定教学目标。课堂上,她让同学们结合一张张形象生动的图片,品读重点词句,发现并概括出榕树的特点。通过这样的训练,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
总之两位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所有老师都带来了启发。
交流评价共成长
两节课结束后,老师们济济一堂,各抒己见,探讨收获,提出建议。有的老师认为“要重视从课文中挖掘值得反复品读的语用点,加强训练,扎实课堂”;有的拓展材料的运用必须贴合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认为朗读的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真正实现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空间。
教导主任许婷婷就两节课的学生状态和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了评价,并且向所有老师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创建真实情景,让课堂与孩子的生长、生活建立起链接。第二,关注生本学情,让教学贴近儿童的学习规律,鼓励他们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柴曙瑛校长也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她首先高度评价了教师们听课习惯和研讨氛围,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努力和进步。其次,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该要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大胆想象,创意表达的能力;用有轻重的设计来激发学生活力,用完整的情景来教会学生融会贯通。同时,多听、多思考,把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所学所感融会贯通,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和反思。
老师们在这种浓郁的研修氛围中,明确了教研的方向,领悟到创设真实情境,扎根生本学情的教学重点。倾听、领悟、思考、实践,相信所有的博爱教师都能在反思中找到适合孩子的教学之路,做学习型教师。
(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