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沈琛副校长围绕《我们一起做课程》,为全体教师推出了第二期校长讲坛。
理论先行,体悟课程内涵
何为课程?沈琛副校长先围绕“课程”这一核心概念从课程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有关课程的一些观点、课程分类几个层面作了精彩专业的解读。理论先行,让与会老师从浅显的课程意识逐渐走向感悟理解。
步履不停,领略发展之路
为了让与会老师更直观、形象地了解课程,感受课程建设的过程,引发对本学科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思考,沈琛副校长全面介绍了博爱数学课程经历的过程,并利用多个案例呈现,娓娓道来,带领与会老师一起领略了博爱数学课程的发展之路,启迪课程灵感。
沈校长指出,教师不仅仅是教一本书,每位老师都可以是课程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富有想象力的思考者。数学的课程内容来源很丰富,可以从教科书上延伸而来,可以从课外拓展而来,甚至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时事新闻、电影电视、生活趣事、综合娱乐等各方面延伸而来。
提升素养,展现博爱特色
博爱数学课程始终以丰盈学生思维、发展核心素养为抓手,设计各项特色课程。但是一次次的实践也让老师们感受到没有规划的课程必定走不了多远,课程的设计要从点状逐步走向序列化,课程的实施需要走向以提升学生素养作为根本。只有有所启,有所行,才能做出具有博爱特色的课程,才能做出打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论坛最后,沈琛副校长提出了五点建议与全体教师共勉:有规划、勤学习、促反思、善积淀、能创新。做课程不在一朝夕,博爱教师定会带着思考践行在做课程的道路上,共同孕育博爱课程品质,创造出别样的风景。
(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