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习习,金桂飘香,博爱小学施瑞云老师代表天宁区参加常州市小学语文评优比赛,经过两轮比拼,获得常州市小学语文评优课比赛一等奖。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所有的幸运绝非偶然,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从七月底接到市赛通知,施瑞云老师就倍感珍惜这次机会。激动的是自己能有机会去到更高的平台,忐忑的是自己的教学积累还远远不够。她放弃了暑假休息的时间,制定目标,解读教材,练习说课稿。为了更深入地解读统编版教材,她搜集各类教学类杂志、名师教案,夜以继日地学习、内化。赛前一个月的冲刺中,从一晚上备一节课,到一晚备出两节课,再到一天备三节课,强度越来越大。在高强度备课的间歇时间里,施瑞云老师还在师父的指导下练习粉笔字,功在平时,关注细节。一次次实战,一次次磨炼,她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快速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教材解读能力。
“台前一个人 幕后一群人”
一个人的成长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与支持。为了在封闭式的比赛过程中能有良好的状态,赛前,常州市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给予了高位的引领;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勤老师给予了多次专业的指导,从教材解读的视角、教学活动的设计到比赛的时间统筹,细心指点,精益求精。由柴曙英校长、教研组长邬益懿老师和教导处许婷婷主任组成备赛团队,制定计划,组织了多次仿真模拟集训,封闭一个半小时,10分钟说课。封闭三小时,30分钟课堂教学。施瑞云在磨砺中收获,在锤炼中进步。一次次评课中,一声声关怀中,她深深感受着专家给予的引领和帮助,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博爱整个团队给予的支持和力量。
“你有多努力 就有多幸运”
施瑞云老师回忆比赛经历时说道,“虽然会为看见全新的文本而不知所措,会为时间紧张而忐忑不安,会为设计不到位而沮丧失望,但是正是这些,让我对文本、对教学、对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看到自己的设计在课堂上落实,听到学生在课堂上拔节生长的声音,心里不禁充满动力,充满希望。”
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历练,一次挑战,最终它转化为一种经验,一种沉淀。比赛过后,施瑞云老师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归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触摸语文的温度。正如施瑞云老师所说:“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三十的她,立下新的目标,加倍努力,期待在博爱的团队互助下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