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4日,天宁区小学数学新教学研讨暨“互联网+”教学范式发展与应用活动在常州市博爱小学演播厅顺利进行。为全面推进天宁区基础教育“新教学”项目,深入推进“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范式研究,天宁区各所小学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区信息中心的引领下,在暑假期间就如火如荼地进行了相关思考与研讨,并于今日开展了本次研究课活动。此次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全程引领和指导,首先进行了四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然后全场互动研讨,最后专家点评。老师们全程仔细聆听、认真思考,收获满满。
活动初始,由叶娜老师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简短的主持,介绍本次活动的相关流程,接着便开始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第一节课,由博爱小学的陈静老师作为项目领衔校代表现场教学,陈老师执教的是《认识整万、整亿数》这节课,整节课行云流水、脉络清晰。陈老师紧抓住认数这块知识领域最核心的概念——十进位值置计数法,在“数源于数”中,通过数的活动来建构计数单位,完善数位顺序表,体悟十进制的伟大之处。通过互+技术,进行了有关计数法的拓展。丰富有趣的视频、真实的互动以及课后思维导图的作业,都引起学生对认数产生更加深度学习的需求。第二节课,由北郊小学的陈妤婕老师执教《认识千以内的数》的视频片段教学,陈老师亲切富有童心,分三大环节进行了数数、读书与写数、在计数器上操作的活动,分别用到了算APP、全景画板与分享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协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本质,体会十进制的奥秘。第三节课是丽华二小的潘诗静老师执教《认识分数》的视频片段教学,潘老师以儿童为主场,结合数字化平台的分享圈和全景平台的并列投屏,可以将每个孩子的动手过程和思维过程可见,让他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思想上的沟通。第四节课是郑陆小学的刘秋燕老师执教了《认识小数》的视频片段教学,刘老师的课灵动有趣,运用了尚学平台软件制作了电子课本,在数字化教室中、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了片段教学,其中运用了移动图片、在平板上及时记录、设置翻翻卡进行选择的小游戏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在做中学、在学中思。
接下来的评课环节,由博爱小学的叶娜老师、北郊小学的张慧慧老师、丽华第二小学的刘勇刚老师、郑陆小学的王姣老师进行了即兴的现场评课和互+技术的介绍,四位老师的评课重点清晰、角度新颖,充分展现了天宁区数学教师的风采。接着就由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就这四节课作了中肯的点评,本次展现的四节公开课都是关于“数的认识”,因此邓老师主要从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这四个方面展开“数的认识”教学指导。邓老师指出,认数的本质是抽象的思考,抽象的过程越充分,对数学的认识更深刻。教学要充分重视数数的教学,要理解数学、学生、教学,体现“数”源于“数”的数学思想。同时,邓老师也肯定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学、深度思。
相信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的老师会更深入地研究数学,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而更深度、更创新的进行数学教学。新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