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考虑新冠疫情下防控防疫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虽然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组织了很多培训,但是对其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缺乏系统的研究,也很少进行专门的“演习”。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抗击疫情的“战争”就打响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教师们边操练边打仗,甚至是边造武器边学习使用武器。平台瘫痪、网络卡顿等问题时有发生,更别提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效果监测的改进了。为此学校继续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在线文档和直播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 完善技术装备,确保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
以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标准为行动目标,期初怡康校区新增12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博爱校区新增3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2套无线设备,同时对怡康24套投影设备进行了清洗维护。第一时间对老师们提出的报修进行反馈,确保设施设备新冠疫情下正常运行。
三、 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本学期通过线上QQ群直播和企业微信直播培训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四、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继续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本学期 以常州市2018年市信息化项目“博爱微学园 乐享学习社区”作为抓手,学校高度重视,从项目定位、顶层设计、栏目设置等,一次又一次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召集平台建设公司召开协调会,并以科学学科为一期建设范本,边制作边完善。目前,新版博爱微学园1.0版已正式投入使用,新冠疫情下凸显其作用,后续继续完善与修改。4月参加区、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展评活动,并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7月初,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重点推广与培育项目推进会在天宁区虹景小学召开,全区所有中小学,部分幼儿园参加会议。会上,明确了该项目的价值意义、研究目标、培育措施、任务分解,为学校制定行动计划而铺平道路。
五、 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这次疫情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研究信息技术,以后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能让信息技术担当起“主角”这个责任,教师和学生能更从容地应对。随着5G时代和wifi6的到来,给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提供良好网络带宽的同时,网络教学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线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对此,应该积极引导教师研究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新途径,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发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优质课程教学视频,组建学校课程资源库,及时在学校课程平台(企业微信,博爱微学园)推送,为学生创造处处可学、随时即学的良好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