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博爱校区的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开展教研活动。
本次的教研活动,大家观摩了由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曹燕老师执教的《我们奇妙的世界》和金坛的毛海鹰老师执教的《漏》。两节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都不约而同关注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曹艳老师的课堂灵动扎实,睿智有张力。初读课文,她带领学生理清文章大脉络;再读课文,她为学生呈现思维导图。整节课板块清晰,在根据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从机械接受到思维高级加工。最后聚焦“天空的珍藏”,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薛辉老师也对曹老师的课做了点评。在教学中,老师要立足单元整体设计,从单篇走向单元,要让教学有整体感。要将活动设计富有张力,设置课文个性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学情,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训练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毛海英老师执教的《漏》,则是一则民间故事。以指导复述有趣的情节为例,将教学主要环节分两步展开,一是从抓住老婆婆说话中的语气词体会口语化的特点,再表格梳理老虎和贼的心理和动作这些关键信息,借助结构化呈现的信息,学生进行第一次复述。反复读文,发现“语言对称”这一规律,寻找并朗读,感受这些句子的韵味,再进行二次复述。逐层递进,途径清晰明朗。
在座的语文老师认真聆听,在交流讨论环节积极发言。唐婷玉老师认为,毛老师整节课教学都紧紧围绕“复述”展开,循序渐进、分化复述之,难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潘春花老师则被曹老师的思维导图所吸引,认为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文章内容,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生成性思维。
活动的最后,我校教师发展部的邱俊副主任提出,对于写景类的文章,需要老师铺垫好情感基石,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感受生活自然艺术之美。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会质疑、会倾听、会表达、会研究的能力。
这次教研活动,博爱语文老师们用发现之眼,品语文之妙,品世界之美;用复述之法,激荡学生思维。老师们在一次次学习中提升自我,不断受到启发!(审核: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