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博爱校区语文大组教研活动如约进行,全体语文老师们齐聚报告厅参加部编四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活动,共同观摩了解放路小学蒋芙蓉老师执教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我校王瑞瑞老师执教的《囊萤夜读》和青龙实验小学赵丹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海的女儿》。
灵动课堂显精彩
蒋芙蓉老师带来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紧扣单元的阅读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和习作要素“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设计“聚焦对话、感悟语言”、“梳理情节、品味语言”、“创编故事、实践语言”、“拓展提升、鉴赏语言”四大板块,归纳“对话体”和“情节链”两种故事形式,引导学生模仿文本尝试创编故事,依托文本让学生真正做到向读学写。
王瑞瑞老师带来的《囊萤夜读》秉持“品字词语义,悟人物形象”的教学理念,一聚焦策略生成处,突破字词难关,“扩充词语法”“结合语境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二聚焦吟咏生情处,感知人物形象,层层递进的读有效实现了情感的推升,反复吟咏有助于学生厘清段落的逻辑结构;三聚焦阅读延伸处,丰厚学生积累,王老师引导学生文白对照体会古文的魅力,还拓展了相同题材的古文小故事,引导学生亲近经典、走近文学、提升阅读素养。
赵丹老师执教略读课文《海的女儿》,设计“与文本交流,为续编奠基”、“与人物对话,为续编导航”,“与名人共读,与经典互动”三大板块。赵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留白,为编故事找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这过程中,学生慢慢感知小人鱼真善美的形象。赵老师还在课堂中穿插了著名作家毕淑敏不同年龄读《海的女儿》这一故事的阅读体悟,常读常新,将学生渡向独立阅读的彼岸。
高屋建瓴促提升
课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勤老师对三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和理念引领。为了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蒋老师用活阅读策略,她带着孩子品神奇细节,领会写法之妙,说未尽之言,扩充想象画面。王勤老师肯定蒋老师把握了本课创编故事的难点,即用课文独特的表述方式创编,蒋老师为以“学习单”为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童话故事想象丰富等秘密,为创编故事做好铺垫;以“链接旧知”为工具,进一步帮助学生回顾童话故事情节奇妙的构段方式,为创编故事提供脚手架。蒋老师续编故事的环节扎实而不流于形式,学生通过言语欣赏和创造获得审美愉悦,由言语表达走向言语审美,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王瑞瑞老师执教《囊萤夜读》,从三个方面聚焦语文要素,第一,重视对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学生古今贯通、新旧整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多种形式解决语言上的问题,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距离感。第二,练习表达,与人物感同身受,人文主题的熏陶与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中有效融合。第三,拓展延伸,丰满人物形象,王老师拓展同类成语故事,由一则文言文成语的学习走向更多的成语积累。解词、读文、想象、表达、拓展,环环相扣,扎扎实实让单元目标得以落实。
赵丹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海的女儿》,教略学丰,依据整体思想进行长文短教处理,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给予学生整块自主阅读空间。王勤老师指出本课学习语言形式和学习语言的运用环节非常扎实,赵老师牢牢抓住了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创编。同时,赵老师多次引入毕淑敏的文字,让语文学习更有深度和广度。儿童的阅读不应当是掘地三尺般的甚至有些“吹毛求疵”的深究型阅读。对于儿童,读得广远比读得深有价值。正所谓“采的花多了,酿出的蜜才香甜”。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更应努力实现让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目标,形成“悦读”的美好境界。
每周的语文大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满载收获的旅程,相信博爱的语文老师们定会在精彩丰富的学习与磨练中取得专业的成长。
(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