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 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继续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 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创建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我们自查自改。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怡康校区新增12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博爱校区新增3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2套无线设备,龙锦校区新增8套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对怡康24套投影设备进行了清洗维护。
三、 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全校共有11名教师报名参加了天宁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并都取得4个一等奖,2个等奖。以及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修。
四、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博爱微学园 乐享学习社区”作为常州市2018年市信息化项目,学校高度重视,从项目定位、顶层设计、栏目设置等,一次又一次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召集平台建设公司召开协调会,并以科学学科为一期建设范本,边制作边完善,1月底,新版博爱微学园1.0版框架已搭建后续继续完善与修改。同时,怡康校区科学组尝试网络直播课,寒假科学组钱聪老师将为对博爱1-4年级孩子们执教网络课“神奇的植物”。
五、 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