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常州市博爱小学举行了“基于儿童 本色课堂 演绎博爱”教学展示活动暨学习社区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教育科科长周莉、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勤、邓炜老师、博爱教育集团各联盟校校长及区内外各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
领导致辞展情怀
柴校长深情地回忆了“本色课堂”这一展示活动悠久的历史,今日的重新起航是对学校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美好的链接。同时,她还从“三个坚持”中,向大家展示了博爱人在“博爱”理念引领下的这份坚守。
陶局肯定了博爱师生在本色课堂中的精彩呈现,并欣喜地表示:博爱的课堂,改变的不仅仅是教材,更是目标的架构、方法的改善和教师的演绎,让观摩者感受到教师对于儿童探究的浓厚兴趣。这充分体现了博小师生对于未来的向往,对自我完善的过程。
本色课堂亮风采
90多年来,博爱人薪火相传,秉持笃行,始终以开放的视野,勇立教学改革潮头,立足儿童视角,打造高品质的课堂;始终让孩子站在教育的正中央,托举起 “基于儿童 ”的博爱本色课堂。
从九十年代开始,“本色课堂”就成为我们学校师生风采展示的重要舞台之一,它也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第一块基石。今天,我校王瑞瑞和蒋秀子两位优秀青年教师亮出了博爱课堂的精彩。
王老师基于单元学习重点,采用"批注阅读法"来解读课文,扎扎实实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自身的真实感悟。课堂真实、扎实、朴实,不乏智慧的碰撞,精彩的生成,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读味、写味、品味的有机结合,让返璞归真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蒋老师让学生在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方程,渗透思想,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等量关系”展开。然后顺着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从一年级的方程雏形入手,通过各种生活情境问题,将算术与方程的解题思路对比,感受到方程思维方式与原有解题方式的区别,体悟方程顺向思考“简洁明了”的优越性,领悟方程的核心价值,从而为学生打开了“代数世界”的大门。
博爱讲坛悦成长
博爱讲坛是我们博爱学子展现风采的舞台,畅所欲言,散发无限魅力。博爱讲坛更是一种博爱文化的传承,分享快乐,书写绚丽篇章。
今天,“博爱讲坛”第188期围绕“博爱课程”精彩开讲。
在博爱,老师们研发课程精益求精,内容包罗万象,学生们学得兴致勃勃,各展其长。读书活动成就了我们博爱自由阅读的生态;拓展课程让同学们在学科教学中享受更多的文化滋养;主题课程让我们在活动中尽情挥洒个性与活力;生命课程以课堂为原点,把对生命的关注散发至生活的角角落落。
热爱阅读、乐于表达、善于分享,这就是我们博爱学子们的风采。
专家引领明方向
活动最后,成尚荣所长就本次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
成尚荣先生表示:自己观摩了整场活动后很受感动和鼓舞。今天的活动丰富多彩、有创造性、有深度。他透过今天的活动,看到了什么叫基于儿童、什么叫本色课堂、什么叫学习社区,最终呈现出了精彩的博爱演绎。同时,他也看到了博爱的温度、智慧、逻辑和力量,这些都带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他更提出,一所学校的成长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生成。基于儿童,就是从儿童出发,基于儿童的经验和主体本位。本色课堂就是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特质。学习社区则是要走向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突破,让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博爱”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名字,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爱”具有群体性,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会在合作中走向更高的境界,营造出一个博爱的世界、博爱的宇宙,以爱为路径,以能力和方式为媒介走向幸福。
笔墨无言绘春秋,本色课堂织日月,昨日种种,皆成今我。
今天,我们完美展示;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好博爱本色课堂,不断向上飞扬,向下沉潜,让我们的学校在岁月静好中守住初心,在心无旁骛中踏实前行,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