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成长成为一种常态,“执行合一”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学习和成长方式。为了让博爱的每一个班主任更好地认识自我,缓解压力,提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能力,找寻工作中的幸福感和价值感。11月6日下午,学校特别邀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吴志伟,与三十多位班主任以及在博爱学习的来自徐州的校长们齐聚一堂,共话“认识”与“欣赏”,完成了一次以提升“心力”,涵养“博爱”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暖身泡泡糖,快乐动起来
随着暖身活动“泡泡糖”的开始,在主持人和老师们的一声声“泡泡糖,粘什么?”、“粘几个?粘5个”的互动中,在场的所有老师,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互相用头、肩、臀、腿等打招呼,在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大家彼此体验对方所传递的温暖、开放、包容或羞涩的情绪,在无形中进行着沟通与交流。老师们迅速活跃起来,进入到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其乐融融。
换位巧思考,互动促交流
接下来的活动用2个同心圆的队形展开,在同心圆的随机转动中,老师们不断轮换交流对象,互相介绍一个自己的积极品质,讲述一件因为自己“心力”不够和“心力”提升而给自己造成的或消极或积极体验的故事。从概括性的词汇到具体化的词汇,从羞涩到自如,慢慢地,大家可以在对方身上读到其最特别的能量,整个团队不断深入地思考,不断自省,觉察自我,发现了很多原来不曾进入的视角。
团队共携手,积极“心力”树
最引人入胜的是“心力提升专修学校”的活动,活动用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系,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四个主题让所有参加的教师自由分组,每组选出自己对的“系主任”,然后围绕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一个案例展开讨论和研究,创作一幅“积极心力策略树”,最后通过不同方式来呈现研究成果。讨论中,场内笑语不断,在大家智慧的碰撞中 ,“雕塑呈现”、“模拟情景”和“思维导图”新鲜出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角色扮演,让大家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会更有效的人际沟通模式,更灵活、更人性化、更顺畅地开展工作。
没有桌子,没有距离,只有热情、充满活力的人,和一颗颗坦诚的心……活动中,老师们积极投入、完全打开,感受到了开心和放松,日常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得到了释放。
博爱是一种勤力,孜孜以求,方能硕果累累;博爱是一种心力,内心充盈,才可优雅从容;博爱是一种愿力,觉悟因果,自然从心所欲,让我们一起努力,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审核: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