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天地>>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推理”显能力 教研促成长
——记数学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9-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丽



IMG_9599.JPG



IMG_9598.JPG



IMG_9596.JPG



IMG_9600.JPG



IMG_9601.JPG



IMG_9595.JPG



IMG_9603.JPG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10月30日,天气渐凉,博爱集团的数学老师们教研热情依然高涨,博爱、怡康两校区的全体数学老师相聚在博爱五楼录播室,迎来了本学期第三次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有幸邀请到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莅临指导,柴曙瑛校长也全程参与。

第一节课是孙瑞禧老师执教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整节课,孙老师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课堂灵动活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的基础上,初步猜想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验证,并最终归纳出结论。孩子们更是通过动手创造、从长方形中折正方形、信封中才图形形状等各种活动来勾联长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二节课是陈逞老师执教的《小数点的位置变化》。本节课主要研究小数点的位置变化,陈老师有意识的将小数乘10、100、1000。。。的计算规律和小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规律两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课堂从有趣的“魔盒”情境开始,让儿童进入合适的唤醒状态。又引导孩子进行乘法规律的探索,渗透“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并根据乘法规律的学习经验类比探索除法的规律。本节课中陈老师不仅教给孩子猜想的方法,还引导儿童进行小心求证:1、通过举例验证感受不完全归纳的合理性和逻辑性。2、利用乘法的学习经验思考除法,把已知转化为未知来推理的思想。3、感受从小数的意义出发来进行的演绎推理。从猜想到验证,离不开一个“理”字,让发现真实地发生。

两节课结束之后,各个年级的老师分别进行了评课,提出了课中展现的优点,并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随后,邓炜老师在肯定了博爱数学团队的团结、高效、扎实的教研活动之后,更是高屋建瓴的就两节课都涉及到的“推理”教学进行了集中点评。她提出:教师要教好“推理”课,首先自身要明白不同类型的推理应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推理的严谨性,体会到合情推理需要大量的例子以及寻找反例是否存在。其次,邓老师还提出在推理的严谨性应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交流中,需 要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2位青年教师的风采,更伴随着专家老师的悉心引导,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反思,开阔了思路,也启迪了智慧。此次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我们的奋斗将永不停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