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天地>>教育信息化>>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常州市博爱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9-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国伟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根据《关于加快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2020)》落实相关工作,紧紧围绕天宁区教育文体局信息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市信息化项目暨“建设博爱微学园  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根据常州市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应用”启动会精神,学校按照项目方案,对照拟定目标、工作进度,有序开展范式的发展与应用,从单一的“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转变为“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学科教学为信息素养服务”,稳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

历经半年信息部门的精心策划,改版的博爱微学园经过暑假初步建设,目前正在就版面设计、栏目设置进行微调、学生信息进行录入,对前期试运行进行总结,形成《博爱微学园建设制度与方案》

针对前期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并形成《博爱微学园建设制度与方案》(试行方案),并集团校长室、行政会、教研组进行意见征询完成。同时,邀请信息化项目专家进行论证,完善项目建设。

    本学期,将以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期评估为契机,以信息化教师工作室为抓手,结合对信息化课题、信息化相关的“三类项目”、“三名工程”,按照成事成人的原则,通过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来培育教育成果。依托“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提升教师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

(二)2019学年博爱教育集团青年教师微课大赛,提升教师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

     1.第一学期,重在微课主题与内容的选择与规划,制作软件的培训。

     2.第二学期,重在微课制作,修改完善,并形成配套资料。为微学园建设提供素材。以培养模型思维为抓手聚焦课堂,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

(三)以培养模型思维为抓手聚焦课堂,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

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省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学、3D打印教学及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当前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目前,部分教师重实践、轻提炼的现状,模糊了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

本学期要积极围绕区信息中心工作,深入研读《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和新教材,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新的目标和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力和课程的实施能力。特别是把握好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好如何有效开展新增教学内容(如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的教学活动、不同年段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信息技术课型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问题。

 

三、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九月:

1. 召开集团信息技术学科会议

2. 组织教师参加天宁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

3. 市信息化项目平台建设,信息录入

十月:

1.  学习“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项目实施

2. 积极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技能培训

3. 积极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论文评比

十一月:

1.积极准备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场调研。

2.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常态教学实验教师培训。

3.调整微学园科创园建设栏目调整

十二月:

1.准备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期评估

2. 对前期试运行进行总结,形成《博爱微学园建设制度与方案》

一月:

1. 邀请信息化项目专家进行论证,完善项目建设。

2. 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3. 智慧校园评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