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我集团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集团成立了以集团总校长柴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由魏健副校长领导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常规工作
1.修订校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办法
规范的管理依托于完善的管理制度。本学年,信息中心着重加强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规范管理,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不同类别,完善使用与管理办法,规范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个人电教耗材等使用要求,严格功能室使用流程。
2. 业务培训
根据集团各级各类活动日益增多,有针对性开展了舞台音响、电子设备、监控、一体机、自动录播教室等硬软件使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学科上都有人都能够熟悉设备的使用。
3.电教设备维护
形成标准故障处理流程和程序,对故障的排除、报告、总结等方面管理加强,制定了监控安全使用相关制度,多媒体室、机房及校园内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三、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本学年我集团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对博爱校区(含怡康校区)和龙锦校区分别建设两套全新网站并投入运行。同时,集团以互联+契机,对龙锦校区教学楼各个教室的无线网改建建完成,新增100兆电信光纤接入教学楼,配置65台全新IPAD,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我集团网络信息化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构数字校园。
四、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本学期集团有4位教师参加我区举办的信息化教学能手、1位教师参加了我区的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论文大赛,对全集团教师进行了新校园网新闻系统和办公系统的培训,组织各校区各年级各学科组开展网络教研,组织教师完成2019年一师一优课平台晒课活动。
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本年度我们还顺利结题了全国青果。
五、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信息化手段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基于“青果在线”的小学社团活动建设与运用的研究》课题已经顺利结题,通过不同学科教师以及信息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教科研又有了新进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本学年继续推进教师一师一优课晒课平台的录课传课的同时,我们还开始启动组建集团资源平台工作(博爱微学园)。
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集团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教师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
201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