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科学学科渗透德育论文》吴萍
发布时间:2019-0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有效性例谈

吴萍

普通教育学中为德育定义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组织一个“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下面结合三个例子,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组织德育要实现让学生在知识上的理解

首先说说笔者对德育有效性的理解。我觉得德育的有效性是我们进行德育的追求,是教育者组织的德育环境能使受教育者在知识上认同、情感上共鸣、心理上认可,行为上的践行。所以德育不能依靠老师的嘴皮子,把规范、要求宣讲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如何如何。那样的灌输是效率低下的甚至是无效的。你要学生怎么做,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把你的要求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当中,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比如,我们花很大力气抓校园安全,禁止学生奔跑、打闹、拥挤、攀爬。可以说是屡抓屡犯,常抓常犯,常抓不懈。部分学生不能从科学中认识行为的危害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科学课上就要让学生科学认识行为的危害。

例一:从保护大脑中认识行为规范

小学课文中有“大脑”一课,教学中设计有这样一个环节,用豆腐让学生感受大脑的柔软。

教学进行中,有学生将豆腐弄破碎了。这是一个教学行为规范教育的大好机会。我举起豆腐,大声说到:“大脑柔软似豆腐,就这豆腐,就因为同学的一不小心,它就破碎了,我为大脑担心那!”

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不是有头颅骨保护着吗!”

我闻声追问:“有头颅骨就够了吗?”

学生立刻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陆续有学生举手了。

“要是被重的打击,头颅骨也保护不了大脑”。

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学生一致点头。

“想一想,在校园里,有哪些情况会导致对头颅的重大打击?”

“奔跑相撞”

“爬树、爬墙”

“拥挤”

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学校都做了哪些要求呢?

“上下楼靠右行”

“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

“校园里不准骑自行车”

“不要攀爬一些危险的地方”……

这么说来,学校给我们的这些要求是有科学依据的,这样做即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我们要好生遵守才是。

这样,德育就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来了,其效果会远远好于规定和说教。

.组织德育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情感是人们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具体地表现为对待事物的喜好与憎恶。组织德育需要建立起学生的喜好与憎恶,让学生爱憎分明。

例二:保护环境教育从我们的食物着手

小学四年级有一个单元的专项学习,探究食物。学习完之后,学生对食物的营养,食物的搭配,食物的保存方法等都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虽然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关于食物安全的问题,但总觉得对学生没有太大的触动,甚至有些学生对食物的安全不以为然。如何才能让学生憎恶不安全食品,进行维护生命的安全教育,深刻体会保护环境是地球人的责任。为此,我特意安排了一课《我们吃得安全吗?》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我们吃的食物有没有不安全的因素?

学生的回答大都局限在:过期食品、食品营养、添加剂、防腐剂、卫生问题上。

接着追问:这些食品的质量关,有谁帮我们把守着?

当中午回家,吃着妈妈为你烹制的红烧鸡、清蒸鱼时,你一定不会像,这样的食物安全吗?

这一问,打破了学生的情感平衡,难道妈妈会害自己的孩子?

天下的妈妈谁不爱自己的孩子!问题是买来的鸡、鱼就不会有问题吗?

这一问立刻把学生的讨论引向了卖鸡、卖鱼的商人身上,进而又转向了鸡、鱼的养殖、管理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上。最终把学生的情感定格在环境的保护上。这样的德育比你天天宣传保护环境更有效。因为,你的教育触动了学生的情感,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还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憎恨吗?

.珍惜时间的教育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在语文学科中老师会结合故事、词语、名言警句等内容,让学生从中明白事理,抓紧时间学习。从本质上说,这还是属于语言文字类教育,学生缺乏体验,难以内化。

例三:在这个问题上小学科学课里,“时间的流逝”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认识时间、感受时间,体验时间会在你的不知不觉中流逝,永不回头。如果你的教学就到这里结束了,教学任务也算完成了,但材料的德育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但若我们能够安排这样一个环节,材料的德育性就会很不一样。

让学生讨论:一分钟里,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比如,一分钟可以书写多少个“正”字?

一分钟里可以口算多少道数学题?

闭上眼睛,一分钟里你可以想象一些什么?

……

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讲述:你看,这一分钟里,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但也就是这一分钟,它会在我们的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身边流逝,永不回头。我们珍惜了每一分钟,就是留住了这么多的事情,留住了这么多美好的想象。

我们不要讲许多珍惜时间的大道理,实践会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时间的宝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