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莫东英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素质高低。任何一个学科、一个部门都应善于发挥其学科、部门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何把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德育渗
透于教学管理之中呢?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习对开发儿童潜能、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在授课时只重视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德育的渗透。为了避免这一缺陷,以下就对小学英语的德育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抓住英语教材资源,适时渗透德育。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虽然教材中没有直接介绍文化的部分,这给德育的渗透带来了少许的困难,但只要教师留心,抓住机会,我们会发现其实有很多资源可找,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于学生,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德育部分融于教学中,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能从中了解到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环节中来试试看:
(一)字母教学。《小学德育纲要》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英语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学生学习兴趣较浓、新鲜感还未消失的字母教学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个良机,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读英语,书写认真仔细,敢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学过的英语口语等习惯。如果在这个阶段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后花再大的精力也难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单词教学。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百个英语单词中,有些可以直接做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如motherland"祖国"这个单词,在英语里它是个复合词,是由mother"母亲"和land"土地"这两个单词组成的。在学习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先教land"土地"这个单词,然后让学生说出早巳学过的mother"母亲"这个单词。教师把这两个单词合起来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动脑筋思考mother"母亲"和land"土地"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英语单词,它的汉语意思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我们中国人常把什么比作母亲"这样教师不用过多的说教,无需使用过多的汉语,就能使学生通过学习"祖国"这个单词的过程,感受到把祖国比作母亲是世界各国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的情感表现,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句型和课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句型和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六课,这一课的课文讲的是我们国家的国旗,它的颜色、五角星用英语怎么表达,然后是我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两句话。课文的内客这样安排,本身就为我们进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关键是通过怎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先要求每位学生画一面国旗,(或教师出示一面国旗)要求学生注意国旗的特征。然后教师提问:What'''s this?(这是什么?)What colour is it?(它是什么颜色?)How many stars on it?(它上面有几颗五角星?)接下来教师指着一面国旗,有感情地把课文的内容完整的说一遍,并要求学生重复最后两句:We love our national flag(我们热爱国旗。)We love our motherland.(我们热爱祖国。)通过画国旗,说国旗,最后上升到表达对国旗、对祖国热爱之情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不用一句汉语进行说教就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要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例如:
(四)日常用语教学。日常用语在英语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作口头掌握。因为不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所以往往容易忽视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的挖掘。然而有许多用语,如Good morning.(早上好) 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Thank you(谢谢你)Sorry(对不起)等表示问候、礼貌的句子,只要在教学及日常交往中反复使用,辅之以一定的引导,就能起到"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小学德育钢要》)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渗透点并辅之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注重教学情感教育,有机渗透德育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到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