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论文(博爱四年级 杭燕楠)
发布时间:2019-0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读书分享——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暑假里读了好几本书,但感触颇深的还是李镇西老师的这本。初读幸福,如沐春风;细读幸福,感触颇深。平时、朴素的语言,仿佛李老师就在眼前,一位慈祥、和蔼、善良、正直、勤劳的教育家,在向读者娓娓道来。今天我把书中的一些摘记与大家进行分享,让我们一起重温教育。

1. 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

应该说,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里,教师的优秀和幸福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谐统一。领导正直,同事善良,评价科学,程序公正,幸福的老师怎么可能不优秀呢?于是,由于自己突出的业绩,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这时,我们也不用刻意推辞,完全可以坦然而无愧地接受。因为这是教育给我们的馈赠。只是我们把这份馈赠当作意外的收获,因为我们从来不是冲着这些荣誉而工作的。没有这些荣誉,我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教育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幸福。

感悟:一个人不断地追求自我存在的优秀,但任何优秀的实践,都需要不断地回到自我本身,回到自我生命的充实与愉悦,即回到自我人生的幸福体验。在我们的身边充满着幸福的博爱人,他们把自己的班级当成是自己的家,扎根在教室;他们把班级里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默默地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把博爱当成是自己的战场,辛勤耕耘。当若干年后,当你曾经教过的孩子经常回来看你;若干年后,当孩子每每回忆起小学时光,都是与你有关;若干年后,当孩子回首发现,你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人,这就是幸福,与你获过多少奖、得到多少荣誉无关。我们从事着一份幸福的职业,我们在影响着甚至是改变着一群人,我们加在一起就能影响一代人。正如阿伦特所言,每个人都具有开端启新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心。一个优良的社会正是有无数个中心,每个人都向着世界散发出自己尽可能耀眼的微弱的光芒,这个世界就充满了光;每个人都尽可能地照亮力所能及的他人,每个人的前程便都会闪耀出希望;每个人自我的改变都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2. 我对每一个老师都提了这样四点建议:

第一,要有韧性。

第二,要保持最初的那一颗纯洁的教育心。这颗心意味着善良,意味着    

      纯真,意味着理想主义,意味着不竭的激情。

第三,要有阅读的习惯。

第四,要有写作的习惯。

感悟:我觉得这四点建议,提的非常的实在。第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不能惧怕困难,你越是害怕、越是逃避,困难就会越大。我们应该从容面对挑战,坚韧化解困难。其实,咬咬牙,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第二,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梦,你想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你希望你的学生成为怎样的学生。第三,阅读是立身之本。不读书,无以教,无以活。教育报刊、教育经典、学生读物、人文书籍等。不要只是上网,网络更多的只能给你信息,只有阅读才能给你知识。脑子里装的东西多了,你在课堂上自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学生自然会迷上你的课。第四,为什么要写作?因为只有写作,我们才会不断地思考,才能不断地创新。并不需要抱着过多的功力的目的,只是踏踏实实研究,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东西。那接下,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些什么?写教育故事,写课堂实录,写随时产生的教育感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日积月累,就很难汇集成文。

3. 学生的胸襟总是比老师宽阔,很少有学生记恨老师的。

感悟:的确如此,尽管有时候我们对学生有些急躁,大呼小叫,甚至有时批评学生有些刻薄。但多年后,学生记住的,全是我们的好。但是,我们老师常常会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对学困生抱有惯性思维,对学优生另眼相待。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是喜欢表扬的,一味地苛责只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每个孩子也都是发展的人。现在学习不好或是品行顽劣,未必将来就是如此。做一名佛系教师,并不是任由学生发展,而是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体谅,多一份理解。

4. 关于公开课:

真正把学生放在心里,而不是把评委和听课老师放在首要位置。要着眼于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评委及听课老师怎么看。备课的全部心思要放在如何组织学生研读课文,如何展开交流,如何学习课文的可学之处,而不是绞尽脑汁地设计多么“别开生面”的开头,多么“震撼心灵”的高潮,多么“耐人寻味”的结尾。成功的标识是学生是否走进了课文并有收获,而不是让评委觉得“耳目一新”。

感悟:扪心自问,我自己在上公开课时也很难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更多想的是如何标新立异,如何得到听课老师、教研员的认同。当备课时,如果出发点就错了那么再精彩的课也不过是哗众取宠。从学生角度出发,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已能,知道学生的喜好,洞悉学生的难点,这样才能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因此,所谓的公开课并不是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而是体现教师的日常教学理念和功底,我们要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每一堂客都当成是公开来上,才能利生、利己,才能无愧无我们的责任。

最后,我想用最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愿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