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能力
姜艳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爱是一种情感。我爱他。我不爱他了。当我们不爱一样东西或不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选择离开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樊登读书会上听到“爱是一种能力”。当我们察觉我们不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去行动,去爱他们。
就像我现在的班级,我从三年级接班之后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尽我的全力带好这个班.为此,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从班级常规入手,狠抓上课纪律。一个阶段下来,大部分的孩子上课倒是安静下来了,但又发现他们不会听课。上课只知道举手发言,不会倾听。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所得甚少。于是,我又改变策略。每次同学回答完问题,我就叫同学出来点评、补充,改善他们的倾听习惯。我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每一课的预习单,为的是提高上课效率和质量,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每到学期开始,或寒暑假,我都会精心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组织孩子们阅读;利用在校的时间组织他们交流,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欣赏精彩的片断……甚至发动家长志愿者组织读书小组,利用暑假的时间把孩子们聚在一起每天进行读书交流和新闻直播……此外,我还经常把优秀的亲子教育的文章分享给家长们学习;推荐优秀的电视节目和影片供孩子们欣赏……扪心自问,我对这个班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但将近两年下来,班级的现状如何呢?班级常规确实上去了,但孩子们看我的眼神是怯怯的;语文成绩也有所提高,基本消灭不及格,作文的进步比较明显,但是语文80分下面的孩子却仍有一大把;更让我忧心的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比较严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不浓。这可都是语文学习的硬伤啊!
我花了这么多的心思,为什么却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呢?我时常为此而痛苦。痛定思痛,我发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没有发自内心去爱他们;我忘记他们只是一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是一批有感情,有血有肉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军事化的管理,让纪律好起来了,但却会冷落了人心;我们的孩子语文基础特别薄弱,我却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孩子们稍不如我的意,我就大呼小叫,失去了耐心,用严厉的眼神盯着他们,用尖酸刻薄的话语劈头盖脑地朝他们砸去,把他们骂得不知所措,惶惶不安。结果孩子们被我越骂越傻,越傻越骂,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们苦不堪言,家长们压力重重,我则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啊,为了提高班级孩子的语文成绩,我把他们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完全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要,用冷漠与苛责代替了宽容与鼓励;完全忽略了他们的现状,只一昧地揠苗助长,其结果只能是短视效应。像我们这样的班级,只能多一份宽容与耐心,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只有从心里真正地爱他们,他们才会从心底爱我这个老师,爱我所教的学科。古人曰:“亲其道,信其师啊!”如果缺少了爱,大谈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无疑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原来我每次都接到这样的班级,是因为老天想来成全我、成就我,想借这些孩子的问题让我看到自身的问题,想借这些孩子来改变我人性中的劣根性,修炼我的慈悲心、宽容心和忍耐心。而我却始终没能看懂老天送我的这个“特殊”,不懂老天的良苦用心,难怪只有痛苦罢了。好好珍惜这些孩子吧,是他们来成全我、成就我的,让我牢牢记住“爱是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良方。”要想改变班级,改变孩子们的现状,只有爱他们、爱他们、爱他们。
201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