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不僵化,全面科学地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高效地学习知识,用科学地规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而且有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实践欲和创新欲
信息技术是门十分有趣的课程。许多教学软件与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起来容易上手。如在设置桌面背景时,给学生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造性的设置。又如,教师通过展示排版漂亮、图文并茂的优美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能使人思维轻松、记忆力深刻、振奋学习精神。相反,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如果一堂课中,教师面带微笑为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例子,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环境,学生就会心情愉悦地主动跟着教师的思路,认真地学习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直接因素。教师不仅要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能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抓住时机,组织课堂教学讨论,使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精讲多练,培养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始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因此,教师的讲授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练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起自信心,继而激发起创新欲望,自发学习教师没有讲到的其他内容。
组织作品展示和竞赛
学生有了创新的火花,更应让他们在实践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机会。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作品展示和竞赛。例如,以环保知识、奥运知识、节约水、节约能源等为主题,制作幻灯片、海报等,使学生既丰富了课外知识,为学习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注入了活力,又得到了创新的发展,自身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