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有感
何洁
优秀的人总有相似,而幸福对每个人来说却总有不同。是否优秀的人都是幸福的人呢?是否幸福的人都是优秀的人呢?拜读这片文章之后,对于优秀、对于幸福,似乎有了自己新的认识。以下分为三个部分阐述我的感受。
首先,就教学工作而言。
对于一名教书的老师来说,什么是幸福?似乎应该就是教的都会,考的都对吧。可我依然记得刚踏进工作岗位的时候,第一次见到班级的孩子,听到他们叽叽喳喳喊着“老师好”的那刻,没有成绩的负累,没有教学任务的压迫,我的的确确的感受到了幸福呀。是幸福变了,还是我变了?
在面对一次次学生成绩滑坡的时候,我狂暴的怒吼,我不幸福!在面对一次次班级大小事故的时候,我忧虑的叹息,我不幸福!在面对一次次班级特殊孩子的问题时,我愤懑的抱怨,我不幸福!当初千军万马考上编制的幸福感,当初站上讲台的幸福感似乎荡然无存了。教学的不顺,班级管理的疲惫,似乎会让任何困难都会成为压垮我的一根稻草。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寻找"幸福",后来却发现守得内心的平静才是一种幸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很多时候,两个我都在内心挣扎、打架。好在,在挣扎、纠结之后,我现在知道自己所想要的是什么。
对于教学工作,我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去做,而不可求最完美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成绩,我应该可持续的去看待。尤其对待后进生,更应该正视他们的特点:反复。要知道教育不是神话,我们需要韧劲。
正如李老师说的,教育生活远胜过任何故事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的电视连续剧。我们要不抱被“感恩”的期待,投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其次,就工作生活而言。
人在社会生活中永远不是孤立的存在,而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如果是在第一个层面说"优秀",那么我们总要和别人比较,因为"优秀"总是相对而言;因为比较(攀比),我们求胜心切,我们精益求精,我们永不满足,我们"欲壑难填"……当然,从积极意义上看,这正是我们上进心的表现,"永争第一"嘛!但同时,在这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最后,就工作之余而言。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工作的对于我而言并无法成为书中李老师所说的成为一种“宗教”,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教育可能只停留在了饭碗这一层面上,我自知自己的不足。因为我除了是一名教师之外,我还是父母的子女,丈夫的妻子和未来孩子的妈妈,我希望在工作中我是幸福的,在工作之余的自己也能拥有幸福。
不优秀也可以幸福,“优秀”教师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