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阅读之花
一、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可见书在人的一生中可以起到很大的影响。《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新课标则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且新课标还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也就是说,新课标首先强调的是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喜欢读书,进而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从这一点来说,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学生持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的保障。而在养成好习惯之前,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让孩子每每捧起书本时都有一种仪式感,脑海中意识到自己在阅读。
1、选择好的时间
生理学家发现,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也就是说,是通过阅读获取的。这就意味着,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与学习琴棋书画完全不一样,后者是一种技能的获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人注意捕捉周围的信息并处理信息。阅读可以大大地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书籍中集合了先人的智慧。因此,我们在孩子早期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意识,这个时间点应该把握在入学前。低年段的孩子已经慢慢开始养成阅读习惯,那么,阅读意识就要相对提前,在一年级入学前,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
2、选择有趣的书本
对于还不认识字的孩子来说,单纯的文字肯定是枯燥的,这个时候父母的引导与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起初,书籍的选择,可以选择浅显的绘本故事,主要体会阅读的乐趣。绘本故事中有趣的图片可以大大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以直观思维为主,能吸引孩子眼球的书本也就能吸引他们的思维。
3、选择正确的环境
选择好的书籍后,要创设好的阅读情境。阅读的环境要相对安静且没有太多的干扰,这种干扰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因此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家是最佳选择,因为人在家里最有安全感,安全感可以让人的心安定下来,这也是良好阅读的前提之一;白天小朋友的心情比较浮躁,阅读时间的选择也可放在傍晚。一盏灯,灯圈以外是昏暗的环境,此时的亲子共读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最理想的。
好的时间、有趣的书本加上正确的读书环境,孩子的阅读意识就这样建立。让孩子初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给予他们阅读的仪式感,对今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二、培养读书习惯
形成初步的意识和兴趣只是一种推动力,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也可以让学生真正热爱阅读。
1、养成读书用眼的习惯
低年段的孩子刚开始识字阅读时,必须用手指读,以防漏字漏读,在阅读能力提升后,可培养学生逐步扩大阅读视野,防止来回看造成阅读疲劳。
2、限定阅读时间
养成读书习惯的一大表现为:定时阅读。孩子知道每天的某一个时间段开始阅读,并且在大致的时间内结束。需要家长在阅读初期,和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这样既能提高阅读效率,也不影响学习。
3、学会选择书本
在入学前,书本的选择主要由家长把控。入学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可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书籍,但是选择的大方向仍需由家长控制。
利用周围的图书馆和书店,让孩子有自由选择书本的空间和权力。进而对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有一个了解,也可进行亲子间的交流。
三、课堂中激发阅读兴趣
1、从读好语文书开始
语文书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文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书,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将每一类的文章特点体现,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在一篇课文的教学后,对其他相关的文章进行推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阅读书籍的种类,从而爱上读书。
2、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要从低年级抓起,要让孩子们从上学伊始就认识到“边读边想、边读边写”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只要能在重点词语、句子上做简单的“圈点勾画”即可。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很多,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倡刚开始进行指读,慢慢地可以大声朗读、默读,而对于精彩的部分可以精读、反复读,有的文字则可以进行学习性的阅读或欣赏性的阅读。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就相当于交给了学生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
4、鼓励个性阅读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拓展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与作品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
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的孩子喜欢阅读书的类型也不一样,家长经常很焦虑自己的孩子只喜欢某一类的书本。其实,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去读。这样,孩子的思维才能依托书本发散开,内心的感受才会充实丰富。
5、进行读书交流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个月共读一本好书,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可以针对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个故事情节进行交流,低年段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不能马上抓住书本中的主要精神,交流相对简单。
由浅入深,在低年段以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的,学生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汲取所需营养。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初步学会自主选择有意义的读物,并能专心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小结
阅读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也在语文的学习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让人终生受益,所以在小朋友入学后就培养阅读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人看到广阔世界,可以让人明确人生方向,更能在书中找到良师、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