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退一步”,学生便“海阔天空”
“六一”儿童节后的一天语文课堂上,我写完板书,回头看时,看见班里的“笑星”章××低着头,在完一个木偶小熊。我快步走到他的面前,一把夺过小熊,拿到了讲台上。章××先是愣了愣,随后就大手推桌子,搬板凳,便嚷嚷道:“还给我!还给我!”我紧皱这眉头,心里想,这不是破坏课堂的纪律吗?简直是罪加一等!我厉声训斥她:“你想干什么啊?上课可以玩小熊吗?再叫的话就不要上课了!”没有想到的是,等我说完了,她就站了起来,扭头就想走。我生气极了,事后,章××一直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和大家多说话,课堂上经常自己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后来,听章××的妈妈说,我才知道,这小熊是每天接送她的阿姨给她玩的,小熊被收缴了,那拿什么还呢?本来就是一个急性子的她就在课堂上大发脾气。听了她妈妈一说,我觉得有点后悔了,于是开始检讨自己的工作方法:拉长了一张脸,孩子们就尊敬我了吗?步步紧逼,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吗?在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重学生之间,我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我放下了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第一次心平气和的和章××说:“章××,今天我就把这只小熊还给你,但是不要保证,在课堂上绝对不可以拿出来玩了,知道吗?” 章××拼命点头,但是,能看得出,章××眼中流露中的欣喜让我深深感到,我觉得我做对了。
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犯点错误完全正常的。当老师的觉得学生很过分,那是因为老师是成人,无形中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一旦出现缺点错误,就摆着老师的架子,非要学生交待问题,承认错误,似乎是维护了老师的尊严,但学生内心并不服气,并不认为老师值得尊重。老师不仅要做老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心碰心,有时候还应该勇于对孩子们说一声“对不起”,多给他们宽容和理解,谅解孩子们偶尔犯的错误,给他们改正的时间和机会。
这件事改变了我教育学生急风暴雨的态度,改变了我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的看法,也让我从中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教师“退后一步”,平静的等待,学生便会“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