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论文(俞颉)
发布时间:2018-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在心底点一盏明灯

博爱小学   俞颉

    从前,“教师”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梦,一个希望。在我成长的历程里,从小学到中学到师范,老师是知识的化身,他带领我成长,带领我探索,带领我寻找自己的路。上师范的时候,也不曾真正考虑过"师德"两个字到底有怎样的一种含义。只是认为,教师应该品德好,把学生教好,成绩要高,对工作要负责,这便是我全部的思想。

  参加工作以后,渐渐地,我发现了自己的幼稚,更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身上肩负的沉沉责任。
   
我是一名小科老师,教的科目是科学,所以说,没有机会参与数、语、外等科的教学,课堂并不我想象的那么安静,学生也不那样顺从。他们的身上,处处流露着好动的性情,甚至不分场合。他们的成绩也并不像我所期待的那么优秀
……面对此种情况,我确实有点没勇气。

  但一位同事对我说:“做什么,怎么做,其实都无所谓,那都是你的选择,你的自由,关键是做这些事的时候,你必须叩问自己的良心,必须在心里点一盏明灯……

  一名话,说得我心里灯火通明,我的心里是否就是缺少了这盏灯呢?

在我上的其中一个班级中,有一名男同学,生性好战。据听说来,在班级里经常打架,欺负同班同学,经多次教育无效,我差不多已决定不理他了。后来才知,他的“暴力”有一半原因是“遗传”,在家里,只要他不听话或者不顺父亲的心,他父亲就会拳脚相向,所以在学校里,他完全模仿父亲的行为。因此,当我看着他依然尚未完全长大的眼神,我决定改变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觉,其实他很有责任心,如果他高兴,他能把你交给他的工作一丝不苟地完成,为了改变他,我经常抓住优点在班里表扬他,他又有一定的领导欲望,不仅是因为他噪门大,更是他有一定的号召力,而且动手能力也比较强,所以我让他当了我的科学课代表。但当了课代表并不表示他就会改正自己的错误,打人事件仍有发生,因此我就隔三差五与他谈一次,教会他要想别人信服你,相信你,听从你的安排,首先不能靠打人,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要以德服人。就这样我以教师、朋友、姐姐的身份引导着他做人,慢慢地,他从心里接受了我,行为上也有了许多转变,打架次数明显减少,也知道学习了。

  可能这就是老师吧!无需太多,只要一句话,就是以洗去自己身心的疲惫,就足以点燃心中的那盏明灯!

  的确,我们应该让这盏灯始终亮着,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至少不会偏离人心的航向,他的生命也才会在一种健康的心态中获得坦然与真诚,我们的生活才会具有更多亮丽的色彩,照亮你.照亮我,照亮每一个需要我们的学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