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参加工作以来,辗转22载,我一直用严谨、细致和完美来诠释自己对教育工作的追求,兢兢业业、踏实前行。
打破校园围墙 铸就优秀班集体
从东仓到北郊,从北郊到博爱,22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除了教书育人,我一直在努力打造优秀班集体。通过开展各级各类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博览群书、浸润书香,培养他们个性灵动、胸怀世界的特性。秉承学校“行知天下事,涵养博爱心”的办学理念,我带领孩子走出校园,开展各种公益活动,让他们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四年前,带领新接手的班级走进万达广场,开展义卖活动,自筹金额20000多元,全部捐献给天爱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四年来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们走进天爱,关心他们的生活、参与他们的学习。今年的学雷锋月,我们又倡议全校2000多名博爱学子,共同参与关爱行动,共筹得书籍和善款约30000多元。我们走进天爱,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博爱悦读室,让自闭症的儿童在这里读绘本、长知识,博爱娃们还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节目,整个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常州电视台新闻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江苏省残联等领导一行来到天爱学校,对“博爱悦览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传承文明 塑造民俗文化传播者
孩子们在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中培养了爱心,成就了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关注身边人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传播着常州民俗文化。在博爱的7年里,我带着孩子们开展了《追根溯源百家姓 姓氏文化我们寻》、《探访民风民俗》、《悦红色经典 做博爱少年》等读书活动,走进常州家谱馆、常州方志馆,约课民俗专家季全宝老师,让学生把对民俗的了解,通过空中课堂,与英国姐妹学校进行对接,把常州的民俗传播至万里之外的英国,把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了日常。美国来访的孩子,我们带着他走进常州古街小巷,让他近距离接触常州民俗,博爱娃们成为了常州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积极贯彻了习主席的育人理念:培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世界公民。
因材施教 成就每一个生命精彩
每一朵花儿都应用善良与无私装点七彩的童年,用最美的姿态绽放生命的活力!这是我对每一届学生的殷殷期望。2年前,班里转进一个内向的男孩,每天,我都低下身子和他交流,面对他运动会入场式的临阵脱逃,我开始留意他的言行。一次作文中,偶然发现他在记恨原来那个误解了他的老师。于是,我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用数学老师的手机号给他发了一条赔礼道歉、同时关心他的短信。坚冰缓缓融化。自那以后,从不发言的他能够直面自己的缺点——口吃,自信、大方地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在七色花中队里,我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陪伴学习能力低下的小男孩儿一起背单词、默单词直至万家灯火;走进优秀学生的家庭,了解好学生厌学的思想动向;对于语言表达有障碍的孩子,课堂给予足够的时间静待花开……因为爱心,因为耐心,所以每一届学生都非常优秀。
无私奉献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22年来,我用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关注身边的每一位青年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近几年,我助力钱舒蕾老师荣获省辅导员风采大赛一等奖,指导陶艺老师参加天宁区特色中队展评,获一致好评。师徒结对的舞台,让我成就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作为博爱的一份子,奉献爱心,成就他人,提升自我,将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