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创客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孙晓辰

创客(Maker/Hacker)起源于美国,由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是指把具备相当的技术挑战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含量和创新、实践、共享、交流的意识。

关于创客教育的理解,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所不同。其共性是,强调“在创造中学习” 或“基于创造的学习”,认为这是学习者真正需要的学习方式;主张创客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要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中心,使学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在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协作、交流与共享深化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特别关注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西方学者心目中的创客教育,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把创意转化成实体作品的创客人才;而我国学者心目中的创客教育,则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了能正确地倡导与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客教育,应当从如何培养与落实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入手,去努力探索。

创客教育的课堂教学,一般是采用“情景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场景中解决问题,先确定一个的问题,一般是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取材于生活然后引导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综合的考虑解决方法。

一、思维导图,问题确定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整合学科知识,将课堂与现实生活中的零散的事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可行的创客课题。例如: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因为天气多变在阳台晾晒的衣服有可能会被淋雨,于是想到如何运用湿度传感器设计一个伸缩晾衣架,解决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伸缩晾衣架”,学生头脑风暴,得出“晾衣架”的关键特点(如便携、承重、轻巧、好操作等),然后分组进行设计与改进,并通过项目表的形式罗列出创客作品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改进方案及备注等项目,一一列举问题所在、解决方法及有关说明。

二、“头脑风暴”展现智慧火花

头脑风暴——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由于团队讨论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人们就能够更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当参加者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但不进行批评。只有头脑风暴会议结束的时候,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现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头脑风暴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创客课堂,需要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将集体智慧整合,头脑风暴就是非常合适的一种模式,学生可以冲破传统固化的思维,畅所欲言,不受任何拘束,于是各种好的想法变迸发而出。在课堂中,小组讨论后提出某种创新观点并公布于众,让全班学生对这一观点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评价。集众人之长于创客问题中,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有好的想法我就大声说出来,此刻教师只需要倾听,不让学生的思维大方向跑偏,记录所有观点而不做过早的评价。头脑风暴结束后,对这些新观点和想法进行仔细评估。最完美的点子就在此时诞生。

三、充足的教学资源,有理有据

完成一个创客课题往往需要很多不同的资源。在学校条件的允许下,教师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硬件设施。然而,并不是只有昂贵的科技产品才能够为创客课题提供资源,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手头资源发挥最大化的作用。除了硬件资源,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培养甄别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信息。然而,在繁杂的信息中提取有效部分,去伪存真,是在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完成创客课题必须的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例如小灯具制作,网上购买的灯具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于是想到可以通过3D打印软件打印设计一个新的灯罩,不仅性价比高,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和款式,但这又要求学生掌握3D建模软件,如果学生在对这方面不是太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又会去探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所以创客课程的开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创客课堂中,教师是学习者也是引导者

创客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也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创客教育系统的教材。创客教育在中国还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在开展。在中国,实现创客教育常态化的困难之一在于教师。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创客教育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习者和创造者。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现在通过创客教育改变了这种关系,变成了以学为中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继而指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各类软件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学习,从而不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也能轻松应对新理念下的学生,更广阔的思维以及提问。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客教育是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重视在创造、创作中带来的体验、反思和改进,让孩子们享受成果,以获得学习的幸福感。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并以“创”的过程来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创客教育的兴起正因它迎合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创客教育下的学生,思维将得以发展高端技术平民化,动手能力的提升是最大的优势,学生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更多的关注自己是否能够学以致用,能否学而求新,更不满足于书本的知识,互联网下的创客教育给我我们更广阔的平台和学习土壤,多学科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了全局的观念,务实的态度摒弃浮躁的内心,分享的态度集思广益,相信这也将是创客教育能走的更远,被更多人接受的关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