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三年级 曾亚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五字方针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而教师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质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对教师来讲,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
引言
在小学的教学课程中,音乐课一直都是重要的课程之一,音乐课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拓展,智力发育以及审美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很多学生也都很喜欢音乐这门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开阔思维方式,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如果能成功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课程中,将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做起,老师作为引导者,要转变以往音乐教学中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而发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让我们共同进行探讨。
1为什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上渗透德育教育
1.1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德育教育是进行道德弘扬和培养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而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成阶段,并不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此时通过小学音乐课程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能够给予小学生人格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在情感上、思想上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德育教育不仅仅能够丰富一个学生的内心,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够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最后这些影响将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体现。1.2有助于学生精神思想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是采用“情”和“音”的融合来引起人共鸣的,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德育教育之所以渗透到音乐课程当中,是因为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地音乐欣赏课和“玩耍课”,而是非常重要的“智力开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小学生的智力得到锻炼,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的精神思想全面发展,此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同时艺术也是隐藏在人的天性中的一种,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创造力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而音乐课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玩耍与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因此说德育教育结合到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高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小学生精神思想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1采用情景导入法:中国的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下独立性比较差,大部分都没有自主的观念,当下中国的应试教育又使孩子们失去了原有的天性,失去了一些乐趣。而音乐本身是充满活力的,利用音乐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也不会产生负面情绪。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例如在唱《新年好》的时候,可以收集各地喜庆过新年的热闹场面在电脑上放映,学生们就会被欢乐的画面所吸引。这时候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幅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呢?”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每家每户门前都挂着一个个红灯笼,门口还张贴着倒着的福字。”“还有舞狮队,人们在踩高跷。”“还有的在跳秧歌舞,有的噼里啪啦的放鞭炮呢,过年真开心呀!”’此时老师说:“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帮妈妈端饭,摆东西,帮忙贴年画呢?你们在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事啊?”欢快的音乐与老师的引导,将音乐课程变成了德育课,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懂得了为人子女的孝道。情景导入法的运用为小学生创设了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讲述了做人的道理。2.2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边唱边演的教学形式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用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单纯的想法,因为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不完善,但他们善于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把音乐表演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诠释出富有情感色彩的表演,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脑,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想法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想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首先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一言一行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很好的发挥了德育教育的作用。
3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创造力提高的约束,通过德育教育让小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而且模仿能力比较强,学东西也很快,把单调的德育教育知识转变成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渠道,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谢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5,(12):278.
[2]范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98.
[3]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J].音乐时空,2015,(13):170+187.
[4]韦丽.“润物无声”———初探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J].音乐时空,2014,(1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