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论文(施瑞云)
发布时间:2018-01-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德育论文

初为人师,坎坷几多,欢乐几多,我即将迎来班主任生涯的第六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具有良好的氛围,感染和熏陶孩子们,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美好品性的形成。并且只有在和谐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比较容易收到实际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德育更可谓是一门艺术。刚工作时,我对“沟通”二字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认为老师只有和学生谈话才叫沟通。事实告诉我,无声的语言同样可以发挥沟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便捷、快速、有效,是师生沟通中不可缺少的方式。现在我知道,沟通,可以这样去做。

一、微笑赞赏,无声的赞许。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对孩子的肯定,更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刚工作时,我总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班的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待孩子的的缺点或错误上,而对孩子的优点和值得表扬的地方都认为理所当然。 我还总是满脸羡慕地对我们班的孩子说:“你看四班的小朋友踏步多整齐。”“施老师以后不要你们上公开课了,我觉得5班的小朋友上课特别认真,发言都很精彩。”然后满脸失望地看看他们。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很是灰心,甚至班里一个比较好的孩子张馨元还哭着跑来问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欢他们了?我的鼻子一酸,那一刻,我才知道,我的表情对孩子们有多重要。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的表扬和肯定渐渐多了起来,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学生们的表现也逐渐好起来了,他们还都愿意跟我说心里话,和我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悲伤。肖川教授说:“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现在读来,我非常赞同。我每天提醒自己,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架起了我和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眼神交流,耐心倾听,无声的教育。

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每天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上课了,大部分同学还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下课了,男孩子打闹,稍不留神,就互相磕碰了来告状;一个孩子烦了错误被点名批评,别的同学还在幸灾乐祸......一开始,我常常控制不住情绪,大发雷霆。后来,我在一篇故事中看到一句话说:“你生气的时候,请数到十再说话。”我就开始尝试,当一个孩子犯错误时,我就看着他在心里默数10秒再说话。孩子看到我严厉的眼神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我在这10秒中平静情绪,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现在,孩子们跟我之间越来越有默契。我只需要一个眼神,他们就会了解自己该去做什么。当同学们反映同学们之间的“恶行”时,我不再采取批评的态度,而是找一个能使人心平气和的环境和他们谈话,每次我都是倾听者,他们是讲述者。我专注、温和的表情会使他感到安全。偶尔,我会插一句类似“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你们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这样中立而表示理解的话。他们的眼睛告诉我,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对学生而言,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甚至是作业本上老师画出的红道道,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

 

    除了沟通,我觉得在班集体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说到尊重,我们班的孩子们会一板一眼地告诉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确,这是我在一年级刚入学就教给孩子的一句话。当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还在吵闹,没有做好准备,我静静等他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学会尊重知识,你才会学到更多知识。当课间活动,几个孩子磕磕碰碰,喋喋不休地来告状时,我告诉他们:学会尊重朋友,你才会收获更多的友谊。当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行礼时总是站不直时,我会换位思考,告诉他们:学会尊重老师,你才会收获老师的尊重。

就拿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少先队活动课来说,同学们都会充满期待。因为从二年级开始,我都是让小朋友们自己准备队课的内容。这是他们表现自我的时候,轮到他们来做小老师啦!课前中队委就进行了细致分工:谁主持,怎样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活动,让更多的小朋友发言。

一开始,很多孩子还只是凑热闹,不会合理安排。在多次指导下,他们开始学着像小老师一样做好课前准备,合理安排课堂环节。

又到周五这一天了,下午课间操一结束,中队委就忙开了,在黑板上做装饰,出旗,真可以说忙得热火朝天。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上课音乐一响,“起立”二字蓄势待发。上课铃声响起,讲台上的两位中队长有模有样地一声“起立”,同学们站起来行礼。这时,有些同学埋头低语,有些同学屁股仍旧坐在凳子上,还有些同学站得横七竖八、斜着身子,甚至交头接耳。只见讲台上的小老师们面对同学们随意的状态,各个露出了不悦之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我站起来跟中队长说:请问能否借我2分钟?他们点头同意。“请坐下。当你们每天完成自己的作业休息时,他们就在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为这一节课做准备。为了让大家清楚队课的主题,他们请求施老师把每个字都写漂亮。当你们无视他们的存在时,他们却精神饱满地做好了上课准备。你们认为你们做得好不好?”这时,教室一阵静默,同学们的眼睛紧盯着讲台上的我们。“请你们用你们的行动表示出对他们应有的尊重!”一番话讲完,我觉得教育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应该在行动上,老师就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于是,我走下讲台,走到一张位子上,坐下,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认真地听孩子们的这节班队课。在后面的讲课中,全班同学听得十分认真,发言也很积极。

    我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们诠释了尊重。尊重不一定体现在大事上,更体现在细节中。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为人师者不仅要教会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更应该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尊重与赏识的渴望”。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尊重孩子,从心开始。

    学会沟通和尊重,我在德育工作中越走越顺。学会沟通和尊重,班集体越来越有凝聚力。和谐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和谐的班集体具有良好的氛围,有利于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老师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