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我的教育故事(博爱三年级杨婕)
发布时间:2018-01-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我的教育故事

杨婕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课间十分钟,我埋头赶批着作业,一路打钩,十分顺利,可批到A的作业时卡壳了。A是我们班的一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发言精彩,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字写不端正就算了,还要哪哪都错,遍地开花。“蹭”,我的火气就上来了,立即叫同学把他“请”到我的身边,我一脸严肃地说:“千叮咛,万嘱托,不要写错别字!要仔细检查!你为什么老听不进?”说完,我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到悔过的表情。他没有说什么,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有些空洞。他的整个表情变得木然,我的心为之一颤。

    等他走后,我又重新翻看这份作业:字的缩小了许多,一笔一画写得很重,还算工整,在此次作业后他还主动默了词语。我不觉地翻看起他前阵子的作业,这不是有进步了?还每天都能主动完成,而我居然一点没有察觉。回想起前两天,他还去别人的孩子桌上翻看别人的优秀作业,我还为此批评了他。猛然间,我才明白过来,这是一个孩子用“心”写的,一个简单的对错符号只能来判断作业的正误,但他的那份“心”,我必须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 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划上了鲜红的“星”,还特意画上一张迟到的笑脸。

课上,我拿出了这本作业本,对全班孩子说:“今天的作业,大部分小朋友都很用心。老师还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他是谁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说起了他们心目中好孩子的名字。于是我翻开作业本展示给大家,并报出了A的名字。我带头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此刻,我望了一眼A,这时就像旗杆似的,坐得笔直,有些想微笑,但又故意装作严肃。

此后,这样的“特批作业”多了起来,A的作业质量提高了,带着那些平时作业马虎的学生,也在为得到红星而努力进步。这件事让我明白,给学生得到表扬的机会,也是爱他们的一种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与呵护,对孩子们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门大学问,继续努力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