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苗苗银行”——积分制班级管理
进入高年级,随着学业压力的加大,学生的倦怠情绪越来越明显,学校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率也越来越低,基于这样的班级现状,本学期我在班级里创建了“苗苗银行”制。
一、设定苗苗银行存取分细则
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与“苗苗中队”所有少先队员一起设定苗苗银行存取分细则
利息:满100分加1 分
兑换学习用品:
1.奖励一支HB绘图铅笔
11分
2.奖励一块普通橡皮
15分
3.奖励一块钢笔橡皮 20分
4.奖励一把尺子
20分
5.奖励一本笔记本
35分
6.奖励一支无印良品的签字笔 55分
7.换一本《苗苗精选文集》
380分
特权使用:
1.当小老师报一次默写
10分
2.上课时允许将水杯放在桌上,随时喝水 12分
3.自带午餐或健康的零食 30分
4.当一天值日班长
50分
5.带普通玩具一天
50分
6.旁观他人玩电子游戏一天
50分
7.和喜欢的人共用午餐一次 50分
8.在不影响日常学习的情况下,带手机等电子产品玩一天
100分
9.和喜欢的人做一星期同桌
120分
10.免写一次读书笔记
200分
11.免写一篇小作
450分
加分:1.上一节自己喜欢的主题课程加分
2.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加分
3.各类作业加分
特别提醒:
1.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立即清零。
2.此细则解释权归苗苗中队全体师生所有。
二、具体运行“苗苗银行”
1.贡献积分
贡献积分指为班级、为社会所作的一切贡献及给班级带来的一切荣誉,这个分数每周在班会上评一次。贡献积分由学生自己评,专人记录,班主任基本上不参与。
除了学生考试成绩这一大块分数外,千方百计为学生找分;然后根据各项分数变化情况调整量化分值及考虑新的考核方法。
2.学生自己找“官”做
在我的班里,学生“官”比较多。老师在学生干部以外,另外增设了由学生自荐的班级管理员。班级管理员是有积分的,只要你干得好,在每周的班会上,获得了4/5学生的举手认可,就可以加10分。班级管理员不是老师安排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班里哪个地方需要加强管理,然后提出申请,这个地方就由他来负责。只要他申请的职位能够获得同学民主表决半数通过,就可以走马上任。
到目前为止,苗苗中队的学生们自己申请的管理员职位有:班级积分记录员,主要负责详细记录每个人的积分情况,并把积分及时公示在光荣榜上;黑板擦拭员,主要负责及时擦拭黑板;名人名言书写员,主要负责每天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写一句名言;花草管理员,主要负责组织各个“环境美化小组”种植花草;废纸篓管理员,主要监督废纸篓的摆放并及时把没有摆放好的摆放好;好人好事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好人好事,并把事件写出来交到校广播站,如果是有人捡到东西,则帮助找到失主;门窗管理员,主要负责按时开关门窗……岗位还在不断地扩大化,班级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分”“赚”。
因为每个学生管的事都小且少,所以都能把它做好,并且不会影响学习。
3. “苗苗银行”万象
在“银行”里,各种性格的“投资者”由于性格不一样,涌现出很多有意思的典型呢:
“捐款好心人”:有的同学习惯不好,常常会不自觉地口吐脏字,这样的情况是要“罚款”的,罚多了就财政赤字了,此时班里就会涌现出一批“捐款好心人”给这些有“财政危机”的同学解决一时的困窘。
“帮扶”:有的同学比较“富裕”,就自主“结对子”帮扶有困难的学生。
“劳模”:孜孜不倦地在“赚分”的路上不断前行着,赚的都是辛苦分。
“守财奴”:“只进不出”,努力赚分,不舍得用,看着日渐多起来的分眉开眼笑。
“日光族”和“透支”:当天赚的分常常不够用,需要问好朋友借来方能“过日子”。
“利益最大化”:同学之间常常会一起商量“共赢”的方针政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赌博”:课间,掰个手腕下注赌谁赢。
……
三、在“苗苗银行”下实行素质教育
积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量化,学生不管在哪方面做得好,只要有进步,只要为集体作出了贡献,就可以得到积分。学生都很重视自己的积分,因为这是他们全面发展的证明。有些学生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积分而学习、做好事、做好人等,后来因常做这些事而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品质,最终达到了笔者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