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故事(博爱 李怡茹)
发布时间:2018-01-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推层出新  与时俱进

           ——高年级班级管理小法

              李怡茹

记得“值日班长”制度在班级里已经实施了整整一年了。从四年级起,班里的小干部们就开始了自己的“管理”学习之路:从老师的示范开始学起,学一样,做一样,就像婴儿学步。慢慢地,老师由扶到放,自己努力地在实践中去锻炼,有的因个人能力问题退出了……

一年后的今天,当你再次踏进五(6)花儿中队的时候,你会看到的是班级里的“自理与自律”。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周五天的早读都有相对应的早读内容。8点到校后,课代表与学习委员会用灿烂的微笑迎接同学们的到来。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教室里会是一片秩序井然:陆续到校的同学们会在课代表与学习委员的督促下尽快投入到早读过程中来。当天早上值日的同学,也会在劳动委员的陪伴下认真地进行早扫工作……美好的一天由此开始!

如此的井井有条绝非一日之功。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各科老师的配合下,由班委带头,值日班长负责监管,才逐渐形成了大家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从一开始的“记名法”“点名法”,班委们也是动足了脑子,也“得罪”了许多同学,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还是让同学们明白了“自理与自律”的必要性:一天最最美好的时光不能白白浪费。

               

忙碌与充实的一天

                    课堂篇

“忙碌与充实的一天”这是对花儿中队所有同学来说的,也更是班委们的工作写照。每堂课上课之前,按照规矩,“值日班长”会提前站前提醒同学们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或是排好队伍,让所有走进班级来上课的老师能看到同学们最好的学习状态。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效率高,学习效果就好。为此,老师在“狠抓”课堂纪律上也花了大力气,尝试了各种方法,在不断地学习与改进中“与时俱进”。低中年级时,课堂点名教育是主要方法,但是进入高年级后,如果依旧如此,你会发现当堂点教育不但浪费了课堂宝贵时间,还影响了老师本身的教学计划, 同时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情绪。从大局考虑,“值日班长”的工作从此开始起到效果。“优胜劣汰”,通过值日班长的观察与记录,将多次上课有不良表现的同学暂时“请出”,从环境上来暂时隔离,让他没人进话,从而学会管理自己的嘴巴。如此“不得以”的做法,只是为更多爱学习的同学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如此一来,现在班级的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暂时隔离”的同学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后,能更多的同学们也腾出了学习空间。这样一来,完全改变了班级的学习纪律与氛围。

                    午餐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的孩子个个娇生惯养,挑食的问题十分严重。为此,“就餐管理员”的职责就是监督同学们文明用餐,爱惜粮食。谁又挑食了?谁又浪费了?谁就餐时不讲文明?管理员会一一记录,汇报给当天的值日班长。问题较突出的会在班会课上集中指出与批评。

                     卫生习惯篇

一个班级可以一周不用值日生放学留下打扫,可能吗?可能。当然前提是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今,花儿中队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了。这样的成绩可不是一天,两一天可以得到的,是花了大功夫的。学期初,老师的号召下,班级里又多了两位“小小监督员”,他们本身在卫生习惯上就做得十分出色,由他们出山来帮助班级里更多的同学像他们一样。于是课间,放学后,他们开始了辛苦单调的工作——检查。“一天一查”,“一天一报”,利用班级QQ群的作用,相互提醒。慢慢地发现,班级里的卫生情况发生了变化。“乘胜追击”改变放学值日的方法,谁不讲卫生,谁留下打扫。一开始,当然有人天天需要留下,偿到了劳动的辛苦,知道卫生习惯的必要性。看似“惩罚”性的措施,“威逼利诱”下让同学们“不得不”学会养成好习惯。如今,花儿中队成的可以一周不用放学打扫了。

班级的管理需要与同学们“斗智斗勇”,需要在方法上“神机妙算”,但这一切不只是老师们的事,越是高年级就越应该让同学们学会“自理与自律”,因为这是一个人踏入社会前必须学会的做人法则。

一个好的班级不是老师管得好,而是要每一位同学都能“自理与自律”,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有潜力,才聚能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