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故事 李旦
发布时间:2018-01-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活动,让教育走进心灵

李旦

“让教育走进心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教育只有深深地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那才是成功的教育。

在平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多以苦口婆心的说教为主。尽管我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对部分学生的教育效果却往往不佳。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没能深深地打动学生,没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一句话,就是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

如何使自己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对于小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态,光靠枯燥的正面引导的说教,效果是不可能理想的。即使学生把这些守则与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他该怎么出问题还是怎么出问题。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五彩的生活,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在儿童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痕迹,特别是他们乐意接受的东西,就会记得住,记得牢。所以,活动的作用实在不能小看。抓住活动,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最好契机。因而,我坚定地认为: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在活动中育人的基本原则,尽量科学地安排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锤炼,体验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必要,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学会与他人交往,培养爱班级、爱学校、爱家庭、爱亲人、爱同学的高尚情操……

基于以上认识,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方面十分注重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

每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同学们最盼望的日子!我发现每次活动前,我跟他们“约法三章”,他们最乐于接受,没有丝毫抵触情绪。所以,我决不会放过这些机会。外出参观前,我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做个文明的小游客,不乱丢垃圾,;坐车时排队上下车,不抢座位,把好座位让给晕车的同学,用实际行动关心同学。游园活动前,我要求同学们要排队参加活动,不拥挤,要谦让小同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文明意识逐步增强,行为也更加规范。

在节日到来时,我们可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父亲节、母亲节来临,我们开展“讲孝敬故事、学孝敬精神”活动,鼓励同学们主动替父母分忧,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师节到了,我们开展了向老师说句心里话、制作敬师卡、以最好的表现感谢老师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针对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自理能力比较差,劳动能力欠缺的现状,我们举行“整理书包比赛”“我会包书”等活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提高;针对同学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会合作,没有担当等共性问题,我们开展了“班级吉尼斯”活动及“棋乐无穷”的活动,让他们自由成组,自主选择比试内容,让他们在与同伴协作中潜移默化地懂得如何分工,怎样承担责任,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活动中教育孩子,在活动中感染孩子,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品德,在活动中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我们应该坚持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塑造人,让教育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