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论文 (三4 汤丽君)
发布时间:2017-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有效性的提高

摘要: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乎语文教学的成败,切实有效的提问能大幅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成功,如何让课堂提问能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而在无形中实现三维目标的实现,值得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 有效性 提高

正文: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互动与对话。而提问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得最为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就像投向湖面的一粒石子,促进学生思维涟漪的生发与扩散,促进其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时要立于学生实际,并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及时追问、补问,切实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立足于语文课堂中提问对于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从许多名师的课堂中,我们能看到,有效的提问像一杯清茶,香味悠远却不浓郁,在润物细无声中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养。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

1.问题没有把握住教学重点,偏离教学目标。

2.问题没有针对学生年龄层次,太简单或者太难,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理解不到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问题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在教室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层次不齐,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很多教师的提问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班级学情,使得提问低效。

4.问题没有趣味性,枯燥乏味,前后连接没有逻辑,追问补问没有做到灵活机动,课堂预设太过缺乏,导致学生疲于应对,思维疲劳。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把握目标,围绕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立,每一环节的提问都应立足于每一环节教师所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当问题得到解决,目标达成,难点得以突破,实现提问的高效性。如在《金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对于“若有所悟”这一词,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师:彼得看到这些想到了什么呢?请你去默读课文4到5小节,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他悟到了什么?

生:彼得悟到了虽然我没有在这块土地上找到金子,但是这块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一些名贵的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装扮好了一定会很好看的,所以人们一定回来买花,用不了几年我一定会成功的。

生:彼得想这块土地里我没找到金子,但这块土地里非常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这样我也可以赚钱买点粮食了,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师:是的,看着这片土地,彼得好象明白了什么,有了一些想法,这就是—若有所悟

通过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感受彼得心中的想法,再进行总结,在学生的自我体会中领会“若有所悟”的含义。在教学中始终明确提问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不提多余的、无关紧要的问题,使问题偏离课堂本身,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把握学情,面向全体

 语文教学应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班级授课的特点,掌握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差异性,设计的问题应由梯度,从简到难,层层深入,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难忘的一课》教学中,“为什么这一课是难忘的?”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难以把握与理解。所以在这一难点的教学中,先让孩子们去寻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人”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的问题让学习能力薄弱的孩子来解决。其次,再问:“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谊!这样的感慨?”这个问题让中等生来解决。最后,直接提出“为什么这一课是难忘的?”这一问题,让能力强的孩子来进行回答。其实,在前两个问题解决之后,多数孩子已经初步感悟到文章的主旨,最后进行点拨总结,这一难点在无形中得以解决,而且是在全体学生的参与中进理解与突破,充分提高了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前后衔接,层层推进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效并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在围绕问题进行活动,咋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追问,补充问题,从而抓住文章哦思路以及主旨来把握人物特点、故事脉络等。例如,在《第八次》的教学中,针对小蜘蛛结网这一过程中“终于”一词的体会来理解小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一目标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稍有难度,因此,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蜘蛛是怎么结网的?谁来读一读?”

“它结啊结啊,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网吹破了,小蜘蛛怎么做的?”

“又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就连小蜘蛛自己都被风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小蜘蛛又会怎么做呢?”

“狂风袭来,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那张快要完工的网被风雨无情地打破了,小蜘蛛会怎么做呢?”

“可是,小蜘蛛在经历了七次失败后,它放弃了吗?”   

“它仍然从头干起,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蜘蛛结网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它最后的成功来之不易呀!”

“看着这样一只小蜘蛛,你想把哪些词语送给它呢?说说你的理由。”

在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中,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到蜘蛛所遇到的一切给它结网带来了多大的困难,并理解了蜘蛛结网的不容易,从而体会到蜘蛛坚持不懈精神的可贵与难得。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到,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学生思维、年龄的不断改变,使得课堂提问呈现出很大的独特性,教师只有在根本上形成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每节课前考虑到种种因素进行精心设计,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不断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