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错位和重构
张敏锋
摘要: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发现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目前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错位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教学,错位,构建,和谐
1 前言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是教育实践成败的第一要素。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体现,而且是一个体现了人际关系和教学管理特征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运动项目的情感和认知。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师生关系对授课质量的影响很大,因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1]
2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有积极意义,对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师生关系的和谐能够使学生带着轻松、愉悦、乐观的情绪来上课,这样能够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心里潜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能够和谐的进行教和学,教师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紧张的智力和体育锻炼中克服学习障碍,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其认识的兴趣得到强化,更好的进行学习,掌握更多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师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互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完成课堂和学期的教学目标,锻炼身体。[2]
3 目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下的师生关系正朝着和谐平等的方向发展。过去所要求学生“言听计从”的被动的学习已经不适合现在学生的发展。新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校教育应当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人格平等,情感交融,思想沟通”的现代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在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理念格格不入的师生关系。
3.1 “填鸭式”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起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只是一味的把知识塞给学生,根本就不顾学生是否能接受。在这种教育情境下,学生只会越来越讨厌上体育课。不利于体育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3.2 教师与“差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
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只喜欢一些身体素质好,上课表现好的学生。而对一些身体素质差或身体存在某些缺陷和上课行为习惯不端正的学生缺乏耐心,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甚至辱骂学生,更甚者与“差生”发生冲突,早晨课堂事故。还有些老师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来,使上课气氛沉闷,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感情疏远,师生之间关系差,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课堂教学效果差。
3.3 师生交流困乏,关系疏远
教师在上课时态度过于严肃,动作过于僵硬和呆板,表情冷漠,使学生望而生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这种困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直接降低了体育课堂的魅力,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9]
4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4.1 忽视运动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学习事倍功半。
4.2 过于注重竞技体育训练
传统体育课以竞技体育为主,以运动成绩好坏,作为教学和考核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以身体素质的好坏来代替。所以,大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竞技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 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大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严肃化。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毫无生机。[9]
5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为了改善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要求下应该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5.1 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新一轮课改的实质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5.2 创建和谐的民主关系
体育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学上是同等的,交流上是和谐的,其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真挚的情感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心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好学生的导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体育教师即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游戏比赛项目,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朋友,使课堂气氛愉快,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和学生更好的学。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建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情的投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9]
6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6.1 教师
在体育教学中,新课程要求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种师生关系才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建立真挚的师生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调控学生上课的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态。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以情感人,真诚相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理解,信任老师。[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选用的方法应该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气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和教师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帮互组,共同提高。
体育课的教学和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课主要是一种以技艺性为主的,兼顾情意性,人文性,科学性,是四性兼备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的教学大多都是在室外进行的,这也是体育课区别于其他科目的,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不光要进行讲解,还要进行动作示范。由于体育课在室外进行,所处的空间比较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也大,如果教师上课内容安排的不恰当的话,课堂教学就会很混乱,教师不能好好的教,学生也不能好好的学。教师若能安排好上课的活动量和密度,掌握好分寸,使学生有序的进行练习,就能使学生身心得到调整,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学生也能更好的学习。同时,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应该遵循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系统的掌握各种技术动作。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该持有放弃的态度,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只要他们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了,体育教师就应该肯定他们的成果,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好的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也就能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该发挥激励的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7]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任何教学活动的基础,体育教学也是这样。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每天都有无数新的信息和知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任,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6]
6.2 学生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光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服从老师的安排,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围绕着学生来完成,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监督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应该及时的提出,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同时可以把自己或本班同学对上课的意见与老师交流,为上好体育课共同努力。
7 结论
总之,师生之间没有不可能逾越的鸿沟,是能够沟通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构建一种互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体育教师做好体育工作,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己,对学生,对教学,对工作都是有益的。所以,对于目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去努力纠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8]
参考文献:
1.吉丽慧 浅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23:92-93
2.段彩霞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03):92-106
3.李瑜 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缺失和重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23(5):649-650
4.邹立昌 如何处理好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24(5):117-118
5.解祥梅 新时期体育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1):84-86
6.刘明 如何建立体育教学中的良好师生关系[J] 教育艺术 2009:80
7.吴海燕 黄爱华 和谐——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基石[J] 新课程(小学版)
2007(11):44
8.王伟 浅谈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体育师友 2007(05):115
9.崔加伟 试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体育世界.学术
2010,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