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集体观念,培养大写的“人”
常州市博爱小学 李旦
教育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优秀的班队建设凝聚学生的心。每一个班集体中,四十几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着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他们的能力层次不齐。但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就像一架运作的机器,任何一个零件都引领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加强集体意识的培养必不可少。
一、灌注理念,统一认识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心所向是取胜的关键。“人心齐,泰山移”、“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古今贤文?合作篇》的学习让学生们从诵读中意识到集体的力量威震天,集体力量可摧毁冰山棱角。
面对如今的学生,大都以“自我 ”为中心,各个都觉得“我是最棒的”,普遍缺乏大局意识,每逢班级有什么活动,新鲜的、有趣的、出彩的事常常争个不休,从不考虑自身能力。针对这一实际,为了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智慧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渺不可及,意识到集体的震撼力,我在班队课上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活动场面,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蚂蚁抬蝗虫的感人场景;洪灾面前,排成人架城墙、楼梯的震撼事迹;还组织学生观看雪灾、地震后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的场面,一丝爱心,一份奉献融化了无情冰雪,重建了灾区人们的家园。通过真切的情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庞大,个人的渺小。
二、互相理解,包容共赢
所谓集体就是由不同的个体,几十人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关爱,有共同愿望愿,意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互补技能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沟通、协作承担职责产生的总体效应。
首先,作为引导学生的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用宽松、欢快的语调交流,避免正面交锋,消除可能引起的反抗、反感。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破除唯我独尊、唯有我行的傲慢心理,让每位学生参与具体活动事务,有同心协力和共甘苦同荣辱的感受,树立集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每位成员,也让每位成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成员的个体差异,从而树立共同目标、凝聚集体的力量。
其次,工作中我重视班队活动,让学生从参与活动中增强荣誉感和集体意识。每逢运动会,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都高涨,我采取了主动报名,体育委员当评委的方式选拔运动员。我总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重在参与,只要积极训练,沉着参赛,有团体观念,就是最棒的!我还提醒每一个学生:运动会除了运动项目的比拼,还要比纪律、比学生的精神面貌。几次比赛下来,我们班的学生都能正确面对比赛,赛出了成绩,更赛出了风采。
在平时的各项活动中,我让学生自主结合,自主设计活动内容,自主进行活动展示。几次磨合下来,学生们渐渐懂得了如何合作、遇到矛盾如何解决,彼此的情感也增进了不少。几次活动下来,班级学生的协作能力不断增强,集体力量得到凝聚。
在“全球寻宝 Happy六一”活动中,全班同学群策群力,主动参与,我们班代表的蒙古国在献宝活动中脱颖而出,学生们优美、活泼的舞姿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好评!
三、榜样力量,学会分工
那么在小组中,各成员如何分担工作呢?常常有学生会因谁当组长,谁代表小组发言、表演等各执己见。为了解除他们之间的矛盾,我引导学生共同阅读《智慧背囊》中的一篇文章——《做一只站立的圆规脚》。文中写了鲍尔默为了微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甘于做一个站立不动的圆规脚,让比尔?盖茨做那只画圈的圆规脚。虽然鲍尔默不为世人所熟知,而比尔?盖茨成了家喻户晓的全球首富,但正是他们合作无间的默契,成就了微软这个世界性的伟大公司。
读了这篇文章后,不少孩子豁然开朗。有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到:
这不就和打篮球是同一个道理吗?篮球是一个团队运动,如果一个球队只有一个人的伟大,是不能赢得比赛的。只有互相信任、互相配合,使一个球队强大起来,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后来的篮球比赛中,我更加注意与小朋友们的配合,更多地给队友传球,让大家都有进攻的机会和欲望。这果然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我,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当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讨论,聚集体的智慧才干铲除阻碍,获得乐趣, 受益匪浅。只要让每个学生都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服务,才会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既能让学生增强责任心,体验到管理中的甜苦滋味,更能培养学生豁达的心胸,成就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集体意识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朝一夕,日积月累的堆积和沉淀。教师必须与学生平等相处,多肯定,多鼓励,学生是培养集体意识的前提,学生间的相互信任、配合就是润滑剂、凝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