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滋养爱心 心灵体悟心灵
“用心灵体悟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当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就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每天总是围绕在学生身边,和学生一起聊天,游戏,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提醒孩子注意穿脱衣服,多喝水。班级中一些孩子生病了,总是在孩子病愈后,主动帮她们补课……因为我觉得每个孩子在家都是父母的宝贝,在学校就是老师们的孩子,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我认真的做好这些,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相信播撒着爱的种子,就一定能收获着爱的硕果。
二、用激励激发潜能。
在教学的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是应该鼓励出来的,因此我一直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室例设立了一个小小超市,凡是学生课堂和作业中有好的表现,就为她们奖励相应的钱币,累计到一定的钱币,就可以在班级超市中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课堂的听课习惯还是作业习惯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同时在找钱换钱中,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三、用制度培养习惯。
多年来,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第一、利用班会,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第二、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班级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促使孩子们自她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在班内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植树节时,让学生通过写植树标语督促自己保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们给亲爱的妈妈送份节日礼物或帮妈妈做件好事,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
四、用责任做好纽带。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可是,每当与学生说到请家长时,他们就表现出一种畏惧和担心。究其原因,原来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们犯了错误时,老师才会请家长,每次请家长后就会被家长训斥,重者还要被打,所以孩子们很反感。我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总是先夸赞一下孩子的进步,再谈谈他们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协助老师一起让孩子进步。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长和我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对于班内的“差生”,始终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她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同时孩子的家庭遇到问题,我也总是帮忙解决,因此许多家长愿意和我分享关于孩子,关于家庭中的一些困惑,不仅把我当成孩子的老师,也当成了生活中的知己。
五、用恒心刻苦钻研业务。
抓好教育工作的同时,更注重的是钻研业务。在教学中,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精益求精。课余时间我总是不断地学习,在教育教学上,积极积极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在多年的锤炼当中,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常州市骨干教师,并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班级管理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千头万绪,但是教师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无微不至的细心,足以融冰的爱心,那就一定能赢得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