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学会陪伴(博爱陆静亚)
发布时间:2017-0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学会陪伴

陆静亚

孩子进入了四年级,做事、作业速度较三年级快了,但还有一部分孩子明显存在着拖拉现象,下面就“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奖励管理”,谈谈在班级里的具体做法。

一、时间管理

进入四年级,我们都明显感觉到孩子往中高年级过渡那种紧张,这种紧张,一方面感觉时间非常紧张,要做的事情挺多的,总觉得孩子拖拖拉拉,来都来不及。第二种紧张,可能是来自成绩,考试成绩拉开差距,有些孩子不要说90分,连80分都上不了,到处都是漏洞都不知道从何抓起。第三方面的紧张,是孩子越来越不听大人的话,你要他好,他不听你的,你逼着他做,他不配合,真是恨铁不成钢。四年级是小学的关键期,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地成长,跟上学习的节奏,我从时间管理上入手。

一、时间管理:有计划,我的时间我做主。

1、上学有计划——上学要带什么东西,头天晚上就要计划好。把第二天上学用的书包,铅笔钢笔,红领巾,该穿的衣服等,全都准备好,第二天早上就会从容不迫的去上学。这是一年级就要养成的习惯,现在每天我还会抽空检查孩子的书包,督促孩子养成这种习惯!有些孩子松懈了下来,第二天上学,不是丢了这样就是丢了那样,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他人,这样的孩子,我会及时和家长联系,和家长配合好,一起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

2、作业有计划——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挤出时间在校刷掉一部分作业,家作相对来说就轻松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他能自己合理安排好?这里除了孩子的个性因素以外,我经常带着孩子自我反思,在孩子管理时间上我提供方法帮助他们,我向孩子们推荐了非常有效的时间管理表。

梳理任务单,细化要完成的任务。每天记录家校本时就帮助孩子梳理哪些是要事,要事第一先做。恰当估计时间后,建议孩子使用简易的计时器记录做事的时间。生活中的小事情也建议用计时器来计时,洗澡,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细到检查学习用品。同时,我还特别强调,开始执行任务就不要再被打扰,嘱咐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吃点心、、喝水、上厕所等。任务列出,完成之后,可以尽情放松娱乐。和孩子们一起做起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进行时间管理,最终达到自我提升。

3、周末有计划——一周作业完成良好,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作业快了,咱们可以挤出时间来玩了,周末咱们去哪儿玩呀?”满足一下孩子的成就感。至于孩子想玩什么,玩多长时间,约谁一起,可以让他提前计划,只要是合理要求,家长可以满足他。

4、假期有计划——有了周末的计划安排,到了暑假寒假前几天,建议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份假期计划。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写作业,几点玩,若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按照计划来。当然,出去旅游了,也可以叫他做做简单的计划安排表,会上网了,也可以教他们做做简单的旅游攻略。教孩子制定一份计划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既不耽误学习,又不耽误玩儿。

二、情绪管理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因这样那样的事闹情绪,我一定会坐下来非常严肃地找他谈话,但是不带有情绪,更没有指责、打骂这些情绪失控的说教。

1、情绪认同,认可他的难过、伤心、委屈。

分析原因、让孩子来找到原因。提供帮助督促,约法三章。出现反复,再谈话,一定做到柔和地坚持。

2、当矛盾双方情绪都不好的时候,不来解决问题,等他们彼此冷静下来,再来商量解决。

三、奖励管理

第一夸努力不夸聪明。一味地或简单地夸孩子聪明,只会让他云里雾里的飘飘然,找不到方向。我和徐老师经常讨论的:班级里只有认真与不认真、勤奋与不勤奋这两种学生。施同学从刚进入三年级到现在已经甩掉了不及格的帽子,甚至好几次都进入了前30名的进步,这其中的点点滴滴的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就是踏踏实实按照老师一步步要求去做,不少做一题,不漏做一题,只要他会的他都努力地写上去。上次的数学单项测试,他就是这样按照徐老师的做题要求一步步地做,20个满分里就有他,他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第二夸能力不夸外表。这个我们班也有实例,朱同学不属于外貌协会的高富帅,他是属于那种很可爱 、很天真的孩子。上次参加常州小记者选拔赛,去参赛的孩子中,他的得分最高,碰到这样的成绩与进步,我给孩子传递的是你很大方、你的演讲很自信才会入围的能力的认可。

第三夸过程不夸结果。考试时,我特别关注孩子的做题习惯,不去过多的关注分数,做题习惯好了,成绩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第四夸具体不夸全部!一件事要孩子完美的做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件事中,就某个方面做得比较好,我都会重点夸一夸。这就是对孩子高品质的夸奖!

陪伴是亲情的投资,而学会陪伴才是最长情的投入。我和孩子一起共勉: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胜者为王,剩着为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