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熊孩子的故事
2015年,我送走了一届毕业班,新接了一个三(2)班。
刚接班那阵,各种“恐怖”的传言不时灌到我的耳朵里,有点让我望而却步。但“既来之,则安之”,如果计较的话,只能徒生烦恼,就当一回挑战吧。
和孩子们接触下来,感觉男生生性活跃,上课极不定心,听课效率极差。在这群活跃的男生中间,有一个小孙同学引起我的注意。他不像其他男生那么撒野,平日里喜欢看书。但在课堂上,总喜欢在下面“阴不阴,阳不阳”地唱反调,说一些让人很反感的话。多次提醒,情况没有丝毫改变。
有一次,学校让学生对食堂工作进行民意调查,绝大部分同学都对食堂工作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唯独小孙对食堂的每一项工作都予以了否定,打了差评。问他为什么这样评,他说“我就是觉得不好,有什么不可以吗?”这样的回答,让我很是无语……
针对这个情况,我和小孙的妈妈取得了联系。他妈妈告诉我“小孙原本一年级的时候,非常喜欢学校,喜欢老师,甚至到了放假,都舍不得离开老师。可这种情况到了二年级的时候,陡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开始不喜欢上学,也不喜欢老师,处处
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在课堂上,我尽量不去接小孙的“碴”,以免他节外生枝,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但即便我如此小心翼翼,意外还是发生了……
有一次,小孙以我管理严格,借着学课文积累词语的机会,在纸上写了一长串“贬”我的词语,同学发现后在第一时间就报告了我。我起先很生气,感觉学生竟敢冒犯老师,真是太“大逆不道”了,我得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不然老师的威严何在?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小孙的事,要求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我赔礼道歉。本以为,我们人多势众,小孙肯定敌不住。没想到小孙同学站在讲台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心理素质好得让你不得不“佩服”他。更可恶的是他居然说自己没错,是我做是不对,要我先道歉,他才道歉!这话把我气得差点“七窍生烟”,我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努力维护着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可怜形象。但小孙同学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最后我无计可施,只好拿出我的“杀手锏”——请家长来校,协助解决这件事情。
小孙的妈妈倒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听了我的讲述,马上要求小孙同学跟我道歉。起先,小孙仍在“负隅顽抗”,一直僵持在那儿,死都不肯承认他的错误。他的妈妈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一点效果也没有。这下他妈妈火了,说如果小孙再不向我承认错误,她就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和小孙一起面对全校师生,向我道歉。这一决定太出乎小孙的意料,他愣住了,思量、权衡再三,他终于做出了让步:答应明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道歉。一听这话,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第二天,小孙又变褂了——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我觉得如果这次“便宜”了他,那么下面就会更加得寸进尺,无法无天,所以我也一直坚守着,坚决不肯让步。最后小孙“被逼”无奈,只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道了歉。这次事件,我牢牢把住我的底线,大大“灭”了小孙的士气,“嚣张”气焰收敛了不少。我也顺势给自己台阶下,提醒自己不要和孩子一般见识。这件事就这样以我的强势稍胜小孙一筹而告终。
不知是不是我的强硬,从那件“骂人”事件之后,小孙倒也安分了不少。一晃到了一学期一次的生命课程季节,我们年级这次的生命课程是“五彩的端午”。科学学科教孩子们腌咸鸭蛋。大概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早上,小孙一来就塞给我几个咸鸭蛋,然后一声不吭地走了。这几个咸鸭蛋,还带着些许热度,估计早上刚刚出锅。我拿着这几个咸鸭蛋竟生出几分感动。在晨会课上,我就此事大大表扬了小孙同学。我说“小孙同学表面看着冷,其实内心挺热的,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真好!”我一边说着,一边向小孙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同学们听了也一个个将目光转向小孙,小孙不好意思地笑了。
转眼小孙他们升入四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我们迎来了中秋节。节日前夕,只见小孙拎来了三盒手工月饼。小孙还是向以往一样,往你手里一塞就扭头走了。这次,我将小孙的月饼拿出来,切成很小的一块一块,然后请全班的孩子一起品尝了小孙的月饼,过了一个简单而特别的中秋节。我又借机在班上表扬了小孙一番。小孙的脸一下子红了,甜甜一笑,真可爱!
这两次下来,我感觉小孙对学校、对老师的态度在慢慢地转变,变得没有那么尖锐了 。虽然偶尔他的嘴里仍会冒出一些不雅、不中听的话,但我每次都只当没听到,“一飘而过”。这样一来,消减了很多我和小孙之间的不愉快。小孙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灿烂。
有一天晚上,我的手机突然接收到一条信息,打开一看,是小孙妈妈发来的。上面写道:“感恩
读着这条短信,想着小孙这一阶段的变化,我也舒心地笑了。孩子终究是孩子,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大人的我们,不能和孩子们斤斤计较,要用爱来宽容他们犯下的无心的过错,抱着“长善而救失”的原则,去原谅他们,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当他们心中有爱的时候,一切问题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