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他——成就孩子的力量
博爱教育集团
葛丽莉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人类除了生理和安全需要外的最重要的需求。人如果总是得不到这种需求,就会自暴自弃。所以为人师,就得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中。
开学不久,我就发现班上的x小朋友上课精力不集中,于是“火力侦察”点名请他发言。不出我所料,他果然一脸茫然地站起来。等了几秒钟后,不见他吭声,全班的同学可急坏了,纷纷举着小手,胆大的孩子干脆站了起来。
“老师,他真笨!我知道。”一个性急的同学大声说。
“我也会,他什么都不知道!”旁边的同学“不甘示弱”,忙着补充。
“他上节课还被数学老师批评了!”后边的小女孩撅着小嘴,把“批评”两个字拉得特别长。
一时之间,教室里像炸开的锅,显然,x的“笨”燃起了孩子们的兴奋点。我的心里布满了阴霾,苦涩难免。幼稚的孩子竟然众口一词地伤害自己的小伙伴!更可悲的是,受到伤害的孩子竟然木然无声!我当即严厉地宣布——在老师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今后谁也不许这样说!当我请x坐下时,分明看到了他脸上的光泽。下课了,我刚要离开教室,他悄悄地拉住我的衣角告状:y下课时经常这样叫他“笨蛋”!言下之意,我应该先拿“开刀”以示“法威”。我心里忍俊不禁:呵呵,这多少有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嫌疑吧。
后来的一节写字课上,x显得异常兴奋,一会儿跟同桌小声嘀咕一句,一会儿又和别的同学悄悄耳语着,还不时地用眼睛瞟我几下。我断定他心里肯定有什么事,而且很可能与我有关。我把他叫过来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小秘密,能不能告诉老师?”
“嗯。”他眨着小眼睛,点点头,然后对着我的耳朵,悄悄地说:“老师,我知道你的名字。”
“是吗?”我拉着他的小手好奇地问。
他一字一顿地说,还不时伸出小手在空中比划着。
“咦,你怎么知道的?”我一楞。
“我听你向别人说的。”他面露得意之色,顿了顿,又接着说:“老师,我很喜欢你。”
“x,你是个可爱的孩子,老师也很喜欢你。”我郑重其事地说。
“嗨,老师,我妈给我买了个新本。”
“老师,你的裙子真漂亮,你像个美丽的新娘。”
“老师,明天是我的生日,我请你吃大蛋糕!”
在这亲切而又稚嫩的话语中,x在向我敞开幼小却广阔的心扉。这不就是教育追求的真谛吗?我心头的阴霾渐渐散去,我看见了阳光在对我微笑!
我经常让孩子们练口算。半学期下来,其他的孩子都能做7、80道了,我也悄悄地查了x。真没想到,他竟然也能做好几道。我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决定再冲刺一下。
我知道,要恢复他的内心的尊严,必须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于是,我悄悄地找到x:“明天早上,我们要进行口算比赛。你是老师的好朋友,我只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一定要保密哦!”他一个劲地点头,还郑重其事地和我拉了拉钩。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检查大家的口算情况。我随机抽查,任意点题。有些小朋友招架不住,举手投降;有些优秀的孩子不服气,结果也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这时候,我点到了x。我看到了他眼睛中的慌乱和紧张,也看到了其他孩子的不屑一顾。我充满自信地望着他,接连出了三题,他都算出来了,而且算得很流利。看到其余孩子们伸脖、侧目、惊奇,我偷着乐。我趁机说:“孩子们,其实x很聪明。不信?我们再来试试!”结果,教室里就掌声雷动。X的头扬得得高高的,陶醉在幸福之中。那一刻,我看到自信爬上了他的笑脸。
一缕阳光透过窗子进入教室,那一天,天气真好!
其实,太阳每天都在对我们微笑,只不过我们常让心中的乌云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如果给予每个学生实实在在地帮助,自己就会变得充实、快乐,心灵的天空也一定会似阳春三月般灿烂,如晨曦泛起般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