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误中成长
陶艺
小A是班上一个聪明又活泼的男孩子,却有着令我头疼不已的“毛病”:上课常插嘴。课堂上,常常是我的提问话音刚落,他就把自己的答案脱口而出,一些本身不爱思考的同学就更不愿意多动脑了,而当其他同学发言时他也会迫不及待地表明自己的不同观点;有时我布置活动任务,他也是这样,接过话题,自己说下去。
我想这实在不是一个好习惯,不仅让别人感到不礼貌,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听课,影响了老师组织教学。于是,一个课间,我把小A 拉到一边和他聊他的表现。我先是表扬他课堂上积极动脑,反应很快,能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上课的习惯还存在问题,往往没举手就自己回答问题了,这样其他同学就不能得到锻炼和成长了。小A听了之后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答应我会改正自己插嘴的毛病。
聊过之后的几天里,小A的课堂纪律果然有了改善,偶尔忍不住要说答案时,我看他一眼,他就意识到了。但一个周末过后,他的这个毛病又表现了出来,有一位同学回答出现错误,他等不及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让那位回答稍有偏差的同学不敢再说下去,只能满脸通红地看着我。下了课,我与小A的妈妈电话联系,想了解一下孩子在家有没有长辈讲话时随意插嘴的现象。小A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是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一直没有好好地重视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批评过几次。我和小A妈妈说,孩子的思维能力的确不错,从这一行为来看他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还很有表现欲。但现在我们可以说他是天真烂漫,心直口快,而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的这一行为会慢慢限制他的思维发展,也会让人觉得他不够礼貌,还是要让他懂得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也是一种学习。
我反复考虑,角色互换对他来说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正巧,本周四轮到他来为大家播报新闻。按照我的要求,每一位新闻播报员播报新闻后,还需要向全班同学提两个与刚才新闻内容相关的问题,考察大家听的情况。小A播报新闻前,我就和几位同学私底下交代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在小A提问时制造“混乱”,不管小A指名哪位同学回答,都要插嘴。果然小A请同学回答问题时,大家纷纷七嘴八舌说出答案,小A急了起来:“你们这样做,一点都不遵守规则!”“是呀,这样做是不遵守规则的,是扰乱正常秩序的。”我接着说。小A听到了抬头看着我,然后头一点一点低了下去,我知道他明白了我这句话的意思。当天放学后,我借口请他帮忙做事把他留了下来 ,我轻声对他说:“你对学习充满了热爱,无论碰到任何难题,你都会想方设法地去解决。也许是迫不及待想要和老师交流了吧,有时你不知不觉就把你的思考结果脱口而出,可是你要知道,班级里还有四十多位同学也在学习和思考,你的‘心直口快’不应该这样表现,热爱学习也要遵守课堂纪律。今天你一定有了更深的感受。”
小A一直低着头,说:“我上课的时候插嘴讲话真的很不应该,这样做会影响其他认真听讲的同学,而且,老师的思路也受到了扰乱。”
“抬起头,告诉我,以后你会怎么做?”
“以后我上课不插话了,听完同学的发言再举手,我要真正改掉这个毛病。”
“嗯,今天之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一段时间后,小A没有再犯插嘴的毛病,每天课堂上,他懂得尊重其他同学,知道等同学回答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在试错中学习成长,孩子犯了错,不必和他较真,也不要单纯地板着脸说教,要想一个积极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