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要有“三到”
——谈谈如何做一个有“方法”的老师
常州市博爱小学 郑娜
做老师要有“方法”,通常我们都会这样说。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以为这“方法”应该指的是教师的智慧,是处理各种事件的巧妙的手段,是一种为师处世之道。
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是有无穷魅力的教师。很多时候,老师们面对的不仅仅是 “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要面对教学生活中的细小环节与问题。有的老师讲授的知识滴水不漏,但是人气指数不高,那是因为学生不喜欢仅作为“知识容器”的老师;而有的老师学识并不是特别渊博,但很受学生的欢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拥有智慧,懂幽默,能将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处理得灵活机智,游刃有余。学生总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反省、顿悟、提升。所以,一个好老师必须拥有教育的智慧!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办法”的智慧教师呢?我觉得这个话题可浓缩成“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到——有一颗童心
童心是纯净的,无邪的,是美好的,它总是充满希望与憧憬。童心也是可贵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作为老师,拥有一颗童心也非常必要。
拥有童心的成人自然容易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拥有童心的老师会明白孩子的一次撒谎实在是形势所逼;知道他淘气捣蛋的背后是渴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也会知道他的眼泪来得那么汹涌,也许仅仅是因为感动或着急。
拥有童心的老师会懂得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懂得孩子心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懂得去想办法引导孩子将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拥有童心的老师是那个能蹲下身子平视孩子的老师,是在乎每个孩子的老师,是一个懂得爱的老师。
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生存的状态是六对一的爱,家里家外,谁都拿他当宝。老师自然不能忽视这一点。所以,每个孩子,无论丑俊、无论黑白、无论高矮胖瘦,他都是宝。这些宝贝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带有各个家庭的印记。无论好坏,老师必须允许他慢慢成长,逐渐转变,不能一次教育就期待立竿见影。所以,平等地和学生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我经常对学生说: “你有一张嘴巴,就是用来沟通,你要学会同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对老师、家长、同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心里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用各种方式去沟通。”鼓励孩子对老师的及时沟通也是化解家校矛盾的最直接有力的手段。大家知道,孩子跟老师沟通了,他有什么想不通的,老师及时疏导一下;或者老师有什么过失,当面跟孩子真诚地道歉,孩子心便释然了,自然每天开心地回家,还会有什么家校矛盾呢?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生命个体。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注定了教育方法的因人而异、纷繁多变。
对于调皮的,应让他学会安静;对于文静的,应鼓励她积极表现;对于木讷的,应启发他张开金口;对于话多的,应引导他在适合的场合说得体的话。
班级里有个孩子,他脾气急躁,有暴力倾向。记得一年级时,他能在数学老师已抓住他左胳膊的情况下,伸出右手猛击同学,得理不饶人。为这,数学老师将家长找来,话说得很严重,家长眼泪汪汪,无可奈何。作为班主任,我只能好言相劝,并对家长说:孩子送到学校来时接受教育的,他现在这样,不代表以后也这样,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这棵小树种直了。后来,我发现,这小子耍暴力,是因为他爱表现自己,总是自以为自己很正确,别人都得附和他(在家总能得到满足),否则,挥拳相向。了解之后,我就想方设法让这孩子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于是,一下课,我就安排他帮老师送送教具啊,收拾讲桌、整理教室课桌椅啊什么的,让他觉得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器重自己,自然也无暇去捣乱了。渐渐地,通过不断地表扬并感谢他的辛勤付出,加之强化要和同学团结友好,他也不好意思去对同学耍暴力了。
眼到——有一双慧眼
这里的慧眼,是指一方面要看到孩子的短处,帮助他改正;一方面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大力地弘扬。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时,他的淘气捣蛋甚于他的活泼可爱,就会被人忽视后者。但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向上的,都想求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他的自控能力实在难以达到某种高度。
于是,老师要特别用心,千万不能一叶障目,让孩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班级里总有一些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如果大家的目光都只看到他的这一方面,便很容易把孩子看死了。老师要时刻关注,用心发现他哪怕一丁点的优点,大加表扬,以树立孩子在大家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我班钱同学,学习吃力,动作很慢,属于班级弱势群体。一次,我号召大家带一盆植物美化教室。他也带来一盆植物,并且在他的精心照管下,长得很好,有一天放学后,他改完作业都很晚了,还是坚持给植物浇水,我看到了这一幕,很感动。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我大力宣扬了这个故事,并一再强调内心的感动,我说:“有这样高度责任心的人,做任何事都一定能成功!也许他现在的学习还不理想,但我相信,只要他坚持努力,他的责任心一定能成为他成功的敲门砖”。大家都被打动了,向他致以热烈的掌声,我看到,钱同学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班另一个同学总喜欢严以待人,宽以律己,为此和同学关系紧张。一次,我偶然看见他走过数学老师的批作业本子堆时,很自然地将有些凌乱的作业本理了理。于是,他的这一举动又成了我的感动。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时,大家也纷纷效仿,像他那样自然地整理本子堆了!
不光是我在寻找和发现,我还一直要求每个孩子去发现周围的感动。在我班黑板的一角,写着几个字:寻找身边的感动。那是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我那样去发现身边的真、善、美。虽然,孩子们的感动也许只是芝麻点大的小事。比如:课间放弃休息为同学发本子、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弯腰帮同学捡落在地上的笔等等,可是,这样做之后,孩子们渐渐能有一颗善感的心,有一颗懂得欣赏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是多么好的事!
并且在这背后,我也惊喜地发现,孩子们都习惯向着被人发现的方向努力着,也纷纷加入令人感动的做小事的行列中,班级风气自然纯净而美好。
其实,有一双慧眼的好处还有很多,当你和家长交流时,你先将自己的感动告诉家长,也许他正为自己的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焦急呢,可听到老师的介绍,自然心里也会充满感动,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重新燃起希望和信心。
口到——有一张巧嘴
口到,指的是一方面指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要立即宣扬到位,弘扬正气。同时,在这里的“巧嘴”也特指说话“有艺术”。作为老师,特别要讲究说话艺术。记得小时候,父亲常教育我们:说话前要想想这句话说出去是让人笑起来还是让人跳起来。我想这其实就是指说话要讲究艺术。对家长说话讲究艺术,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先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支持,再说说自己的建议,我想这一点大家都不难做到。对于孩子,说话更要讲艺术,他就会乐意接受你的建议,乐意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进步,否则,他就会背道而驰,不爱听你的了!
记得,上学期,常州为迎接文明卫生城市检查,需要老师向孩子宣传大量的注意事项。看到宣传单子上,各种各样的要求,孩子们都一脸的司空见惯。于是,我话锋一转,作为常州市的文明小市民,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已明确并做到以下这些方面,比如,过马路时,该怎么做,看到客人时,该怎么做。我知道,其实每个同学都非常想为常州加分,那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加分呢?一番鼓动之后,大家纷纷慷慨陈词,说得头头是道,哪里还用得着我来啰嗦啊?又比如,课堂上组织纪律时,我不是大喊:“坐端正”,而是轻轻说声:“我最喜欢看xx 的眼睛了,真明亮!”“XX同学一直很端正地坐,用心地听,真令我感动,我也要更用心地讲课。”诸如此类,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但表达时的心情是两样的,受众的心情更是两样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这些教育方法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爱”。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自己就能轻松驾驭课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愉快享受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