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生性爱兰花,在寺中也种了许多,每天对它们呵护有佳,寺里的和尚人人皆知。有一次,慧宗禅师外出讲经,需数日,就关照徒弟照看兰花。一日,众徒弟一时疏忽,兰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得七凌八落。次日禅师返回寺院,徒弟们个个忐忑不安,等待惩罚。经过了解后,禅师却对徒弟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的行为令我敬佩,他的话语更让我敬畏。
不是为了获奖而参与
作为班主任,经常得组织学生参加校或市的一些少先队活动,这些活动不光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提高班级的知名度,真是一举两得!所以我也经常选择班级中经常“露脸”的同学参加,这样结果往往也令同学和我满意,这也成为我选拔人才的固定模式。一次学校举行“感激书籍——我与好书交朋友”的演讲比赛,要求稿子自备,而且演讲和作者必须同一个人。通过层层的选拔,产生了一篇大家满意的作文,但问题马上出现在大家面前,作者小白却是个不善于演讲的人,顿时,学生和我都处于两难的境地,是该让作者本人去呢还是找个替身?如果选前一种,在较短的时间里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很难,但是这样倒是锻炼了那位同学,而且给其他同学一个榜样:只要你努力,就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如果选择后一种,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必将又出现一次成功,班级的荣誉又将增加,我的名誉又将提升,但这是在教学生作假!《禅师种兰花》的故事让我如梦初醒,“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学生也应该“不是为了获奖而参与”。当我宣布小白参加比赛时,他顿时表现的很吃惊,而后又是一阵喜悦和欣慰。后面的几天,我时不时的指导小白怎样演讲,怎样才能把文章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找机会在全班彩排。经过几天的努力,小白的演讲水平终于有了较大的进步!比赛的时间终于到了,全班同学都为小白加油鼓进,但也许是第一次上校电视台,也许是太想为班级争光,也许……总之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小白夺得了年级的第五名(一共六个班级)。小白演讲完后,在脑子里顿时出现一个念头:应该为小白发个奖——勇敢奖。当小白失落的走进教室时,全班同学自发的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祝贺他的第一次走上电视台,小白脸带微笑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回到办公室,有老师问我:“怎么不选一个善于演讲的上去,你们班不是有好几个的吗?这样一位名不经传的人上去,不是丢班级的名誉吗!”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没有后悔,因为我清楚的认识到:不是为了获奖而参与!关键的是参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得到许多平时得不到的东西,体验平时不能体会的心情,作为班主任的我,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事后小白激动的跑到我面前,兴奋地说:“张老师,谢谢你给我参加比赛的机会,我做梦都没有想过能上舞台!虽然这次失败了,但下次我会更加努力!”就这么几句话,让我怦然心动,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这样做呢?
不是为了生气而教学生
有一次中午静堂,我去隔壁另一个班级批改当天的课作,自己带的班级就布置了家作,想提前让他们完成,但要求是在做作业时做到不影响他人的学习。但往往事与愿违,当我批改完作业后进入教室时,可以说是一片狼藉,讲话的讲话,打闹的打闹,特别是还有班干部!当时一股无名的怒火涌上心头,我严厉的了批评起班干部,谁知他竟怒气冲冲地站起来顶撞我说:“你凭什么说我一个人?”他话音一落,我目瞪口呆,“为什么我的好心得不到回报呢?”再看看全班学生冷漠的表情,孤立无助的我,任凭伤心的泪在心中滑落……这是我当教师以来最为难堪的事。在痛苦迷茫中,《禅师种兰花》的故事让我如梦初醒——“我不是为生气而教学生的!”一直以来,我没有以快乐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学生,更没有做到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蹲下来与学生对话。我越想越觉的自己工作的失败,是我没有把工作做好!
经过一夜的思考,我决定在课上向全班作个深刻的检讨。那一刻,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全班同学又吃惊又惊喜,在我鞠躬承认太鲁莽时,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的泪水又一次在心中滑落,但这一刻我是最快乐的人。
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教育的方法,放下教师高高的架子,深入孩子当中,与学生作好朋友,经常与学生沟通谈话,把平时经常讲的“你应该……”变成“你可以……”。渐渐的,孩子被我感化了,变得更可爱,更要求上进,我心里也找到了快乐!
不是为了惩罚而教育
有一天,班上的几位男生在厕所中往洗手液的盒子中倒水吹泡泡,被领导发现后提出了批评,同时也在教师大会上点了此事。我气愤急了,心想:你们不光丢了班级的脸,更丢了我的脸。下午夕会课前,我准备好好的惩罚那几个人,顺便杀鸡禁猴,作个示范。当我走进教室,全班同学好象都已经意识到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一改往日的喧哗,特别是做了错事的同学早已乖乖的坐在位置上,连抬头看我的勇气也没有了。心想:你们倒也知趣,知道我要“收拾”你们。站在寂静的教室,看着学生的垂头丧气表情,顿时,作为教师的我不禁问了自己一句,“这就是我愿意看到的吗?我不是为了惩罚而教育的。”我沉思了一会儿,一改过去大声训斥的做法,装作很为难、很伤心的样子说:“同学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件事不知道怎样处理,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同学们乐意地大声说:“老师,有什么困难,我们帮你解决。”我微笑着说:“有几位同学往洗手液的盒子里倒水,玩吹泡泡的游戏,老师知道他们只是出于好奇,不是故意破坏公物,你们说,老师该怎么办?该怎样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呢?”听了我的话后,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让他们好好读一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道这是破坏公物的行为。”有的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应该接受批评,而且还应该给他们一次改正的机会,比如说课间轮流在厕所门口值日。”还有的说:“人无完人,有时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让他们向全校提出倡议,爱护公物。”
听了学生们的想法,我既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感到惊讶,也为他们合情合理的建议而赞叹。我表扬了发言的同学,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也没有当着全班的面批评那几位学生,因为我相信他们听了大家的发言,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一定会主动改正的。(事后那几位同学主动来承认了错误)
通过这件事,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学生犯错我总是想方设法惩罚他们,这样只能火上浇油,换来的是学生的抵触。而今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帮助教育有问题的学生,结果是令人快乐的,这不就是一种快乐的教育吗?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灌溉学生的心田啊!
学生在不断成长,在成长的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在成长着。“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一句看似平淡的话,渐渐地让我学会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这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有惊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