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守候
杨琰
“我变了,从一年级开始我是一个调皮的男孩,到现在五年级变成了一个做事平凡的少年。”在充斥着各种玩乐趣事的周记中,这样一个独白似的开头,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看字迹我就知道是他。把他悄悄拉到身边,我问他:“是爸爸让你写的吗?”他腼腆地一笑说道:“不是的,是我自己想写的。”
“一年级,调皮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想这样做,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的学习占10%,而调皮占90%。可以说我是个调皮大王。”的确如此,寒冬腊月里,他捧起冰凉的自来水往别人身上泼,把同学身上厚厚的棉衣都浇透了,自己却在一旁大笑。夏意甚浓,女生穿着漂亮的裙子从他身边走过,风吹起的裙角碰到了他,他勃然大怒,非要说女生打到了他,直嚷嚷着要打她。
一次,他又因为什么小事和同学争吵起来,攥着拳头,涨红了脸上满是泪,我抱着他坐着,安慰着他,他的一句话猛然揪到了我的心:我一出生,我妈妈就不要我了!刹那间,好像他所有的冲动,偏执,都消失不见了,眼前的他不过是一个受伤,满腹委屈的小孩子。从此,我对他格外上心,尽管他还是总惹一大堆事,我都会莫名的心疼。
课上,一位同学突然“哇”的一声吐了,一阵怪味让同学们都避之不及,他突然跑出去,全班人都以为他又“调皮”了,可是他没一会就回来了,手里竟拿着一把拖把!原来,他是跑到水池边拿拖把的!他试探地看看我,见我同意了,他冲过去拖起呕吐物,然后到水池清洗,回来再拖地。因为这位同学不小心还吐到了身上,他拖完地又拿出了抹布,拧干了帮着擦拭。他细致地忙前忙后,还不许其他人插手,原来,调皮大王也有如此有爱的时刻!
我带领着全班孩子一起向他鼓掌,在我的表扬声中他略微有些不自然。第二天,我告诉他,我在办公室和其他老师都表扬了他,大家一致夸他是个乐于助人的爱心娃呢。
此后好一阵子,他惹的麻烦少多了。虽然后来他是会间歇性地控制不住自己,可时至今日,这个品质一直伴随着他,并且常常为他自己留下“好孩子”的印象。
初为人师,我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更缺少教育的智慧,只有一直用心地关注着他。过后的一两年里他的情绪还是很不稳定,有时候搬起椅子要砸人,有时候拿剪刀剪旁边同学的头发,上课时总爱动别人的东西……我和他有所约定,如果还是在学习时干扰别人,就撤离小组自己单人单坐。再三提醒后,他仍然“一意孤行”,与他爸爸交流沟通后,他就一个人单独坐了。同时,我又和他有了新的约定,观察一段时间,上课能遵守纪律,座位就往小组挪近一点,反之,座位就离小组远一些,反反复复好一段日子,他终于重新回到了小组中。
他分外珍惜这次重回小组的机会。因为渴望和同学们在一起,可却不知道怎么友好相处,所以常以打闹收尾。我在课上课后观察他,常常和他聊天,教他怎么和别人相处。玩一些游戏的时候,我先请他做示范,让他明白游戏也是有规则的,同时也增长了他和同学相处的信心。
三年级下学期的一天,我发现他总是很出神地看着自己手腕上的手表。“这只白色的手表真好看,谁送你的呀?”没想到我这无心的一问却真的有所发现。“老师,这是我妈妈送给我的。”他笑着说。妈妈,这个词从未从他口中如此自然地说出来过!他告诉我,原来他妈妈在哪里工作的,妈妈周末还来看他的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对他说,好好学习,别让妈妈担心你,看,我们都为你长大了,懂事了而高兴呢!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自那件事后,他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焦躁仍有,正如他自己在周记里写的“三年级了,我的调皮只占了30%,而学习占了70%。”
五年级,因为他的进步,我破例评选他为学校的红领巾服务队员,他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一大早他就披着红礼仪带在校门口执勤,精神十足。他爸爸告诉我,他回家可开心了,他说只有好孩子才能执勤,他想做个好孩子。是的,他一直这么想着,他本来也就是个好孩子,起初,我让他做课间“安全监督小警察”,接着,又让他来检查眼保健操。现在,他是语文科代表的小助手,帮着收发作业。每每进办公室,都能看到他礼貌的问好。而每次看到我,他都是低头一笑。
“我疯闹的精神不知道去哪里了,也许去喜马拉雅山了,也许去尼罗河了,可能去了非洲沙漠了,可能去了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五年来,对他,我有过金刚怒目的严厉批评,有过菩萨低眉的温柔慈悲,我没有能力借助某一件事情一下子把他扭转,只是通过日常中琐碎的事情,倾听他的内心,指导他的行为,在反反复复的“切磋”中,不厌其烦地陪伴着他。
“还有两年我即将毕业,我会变得越来越好,从现在开始。”周记的末尾他这样写道,同以往每次改他的作文一样,我拿起笔在周记后面又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话。
这个故事从五年前开始,并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山重水复,到五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也没有结束,仍在继续……